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三首·其三》
《早春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向夜月迎人,空烟合望新。

落梅轻去影,乳鸟乍啼晨。

碧水涵苔暗,流光散露匀。

良宵蕴藉,悽恻奈何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蕴藉(yùn jiè)的意思:蕴藉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通过言辞或行为表达深刻的意义或情感。它强调了表达方式的内涵和深度,通常用于形容作品或言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黎明时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空烟、落梅、乳鸟、碧水、苔藓和露珠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首句“向夜月迎人”写出了月光洒在夜色中的迎接,空烟则暗示了清晨的朦胧。"落梅轻去影"描绘了梅花凋零,轻盈地飘落,留下淡淡的影子。"乳鸟乍啼晨"以鸟鸣报晓,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碧水涵苔暗"描绘了水面映照出幽暗的苔藓,流光散露匀则写出露珠在晨光中均匀分布的静态美。"良宵仍蕴藉"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夜晚的留恋,然而"悽恻奈何春"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且易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早春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喜爱与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边秋薄暮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0)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0)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二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0)

春闺怨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0)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0)

古风·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