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人 题 武 城 寺 唐 /吴 融 神 清 已 觉 三 清 近 ,目 断 仍 劳 万 象 牵 。渭 水 远 含 秋 草 渡 ,汉 陵 高 枕 夕 阳 天 。半 岩 云 粉 千 竿 竹 ,满 寺 风 雷 百 尺 泉 。别 有 阑 干 压 行 路 ,看 人 尘 土 竟 流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汉陵(hàn líng)的意思:汉陵是指汉朝的陵墓,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重要方面。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清近(qīng jìn)的意思:清晰而近距离。
三清(sān qīng)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即玉清、上清、太清,也泛指道教的三个层次。
神清(shén qīng)的意思:形容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焕发。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云粉(yún fěn)的意思:形容文人的才华超凡,能够写出出色的诗文。
- 翻译
- 神志清醒已感仙界临近,目光所及仍被万物牵绊。
渭河水远远包含着秋草覆盖的渡口,汉朝陵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耸。
山岩半腰云雾缭绕着千竿修竹,寺庙中狂风雷鸣伴随着百尺泉水。
另有栏杆横压在前行的路上,看着路上行人尘土飞扬,岁月如此流逝。
- 注释
- 神清:精神状态清新、清醒。
三清:道教中的最高境界,这里比喻仙境或高洁的境界。
目断:极目远望直至看不见。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渭水:中国陕西省的一条河流,此处代指带有历史与自然风光的地方。
远含:远远地包含、怀抱。
秋草渡:秋季草木茂盛的渡口,富有季节特色和诗意。
汉陵:汉朝皇帝的陵墓,代表历史遗迹。
半岩:山岩的半腰处。
云粉:云雾如同粉末般轻盈密集。
千竿竹:形容竹子众多,竿为计量单位,千竿形容其繁茂。
满寺:整个寺庙范围内。
风雷:大风伴随雷声,形容自然景象壮观。
阑干:栏杆。
压行路:横跨或位于道路之上。
看人:旁观他人。
尘土:象征世俗生活的忙碌与平凡。
流年:如流水般消逝的岁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武城寺内外观察四周,感受到心灵的平和与自然之美。"神清已觉三清近"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洁净和宁静,与道教中的“三清”相近,即与宇宙最高的纯洁状态相通。
"目断仍劳万象牵"则表现了诗人的目光虽然停留在眼前的景致,但心中却依然为世间万物所牵挂,无法完全脱离。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脱而又关注的矛盾心境。
接下来的几句"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渭水、汉陵都是特定的地理标志,秋草、夕阳、高枕等字眼营造了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意境。而半岩的云雾、千竿的竹林以及满寺的风雷和百尺的泉水,则是对自然之声与景的细致刻画。
最后一句"看人尘土竟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别有阑干压行路"可能暗示着寺院中的古老建筑和路径,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历史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超脱与世俗关怀之间微妙平衡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所居曰海日楼终日盘桓不出一室每诵陶公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之句千载同情有如接席意之所会即事为诗·其二
迎日起何为,长生资沐浴。
霏霏流霞润,饮我初生犊。
协气外蒸濡,奇温中馥郁。
子珠抱灵根,灿灿金华簇。
裸国薄何嫌,胎儿洗宜育。
咸池甘石经,占此新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