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君词》
《明君词》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寒树暗胡尘,霜楼明汉月

泪染上春衣,忧变华年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华年(huá nián)的意思:指青春年华,年轻时光的美好时期。

年发(nián fā)的意思:年年都有收入,年年都有发财。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鉴赏

这首诗《明君词》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正见所作,通过对“寒树”、“胡尘”、“霜楼”、“汉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边塞与宫廷交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深切忧虑。

首句“寒树暗胡尘”,以“寒树”象征边疆的萧瑟与冷清,“暗胡尘”则暗示边关战事频仍,烽烟四起,一片阴霾。树木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凄凉,而胡尘则代表了外族的侵扰和战争的阴影,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边境景象。

次句“霜楼明汉月”,转而描绘宫廷之景,通过“霜楼”与“汉月”的对比,展现了一种静谧与光明的反差。霜楼可能是指宫殿中的建筑,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庄严,而“汉月”则象征着汉朝的辉煌与和平,月光洒在霜楼之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明亮而宁静。这一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安宁,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接下来的“泪染上春衣”,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春衣本应是温暖与生机的象征,但诗人的泪水却染湿了它,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因国家动荡而产生的悲伤与无奈,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泪水与春衣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刻。

最后一句“忧变华年发”,将诗人的忧虑之情推向高潮。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青春也在忧虑中悄然逝去,这里的“华年”不仅指时间的流逝,更包含了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这句话通过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变化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综上所述,《明君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时的忧虑与悲痛,以及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一○

祖师门下,尺水丈波。

若也觑得破,轮王髻中珠分文不直。

若觑不破,迦叶粪扫衣价重娑婆。

千个万个伎死禅和,临济德山将奈何。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十八

庭开金菊宿根生,来雁新闻一两声。

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0)

和戒首座韵

两目瞠瞠视碧霄,生吞佛祖气雄豪。

石潭谁得知深浅,尽日金风鼓怒涛。

(0)

游洞霄

天柱华心结蕊宫,翠蛟飞玉滚溪风。

岩生洞穴非人世,不到那知造化功。

(0)

临终颂

无始劫来不曾生,今日当场又随灭。

又随灭,万里炎天觅点雪。

(0)

表微首座请赞

左捺膝,右握拳。槌瞎正法眼,打破葛藤禅。

奋迅西河爪距,踢出杨岐金圈。

祇凭个一著,今古有人传。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