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华南(huá nán)的意思:指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三个省份,也泛指这些地区的人和事物。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 翻译
- 自从皇室南迁之后,这里独自承担着秋天的警戒。
明亮的月光下,家家户户洒满了泪水,西风中弥漫着无尽的哀愁。
寒冷的鼓声穿透边塞,烽火在夜晚照亮了城楼。
战争何时才能停止?长长的河流永远流淌。
- 注释
- 翠华南渡:指皇家南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朝代迁移至南方。
防秋:古代秋季是战事多发季节,此处指守卫边疆以防敌袭。
明月家家泪:借明月表达人们的思乡之情和战乱带来的痛苦。
鼓鼙:军鼓,象征战争。
烽火: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此处表示战事紧张。
征战何时息:对和平的渴望,询问战争何时能结束。
长河万古流:以永恒的江河比喻历史的长河,暗示战争的绵延不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离别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长河中战乱的无奈感慨。"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两句,设定了一个季节背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在边塞孤守的情景。翠华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东西已经逝去,而现在只能独自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和战争的威胁。
"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表达了家家户户在明月之下流下的离别泪水,以及无处不在的忧愁。这里的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而西风则是秋天的象征,常与悲凉、凄清联系。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氛围。鼓鼙即军中用以号令士兵的锣鼓,这里指的是战鼓声在边塞上传来的声音;而烽火则是古代用于报警的烟火,在这里意味着战争的紧急和危险。
"征战何时息,长河万古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无休止状态的哀叹,以及面对历史洪流中不断出现的战乱而感到的无力感。"长河万古流"更是将时间拉得很长,强调了历史的漫长和战乱的反复。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战争的厌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江湖岁晚,正少陵忧思,两鬓斑白。
谁向水晶帘子下,买笑千金轻掷。
悽诉鹍弦,豪斟玉斝,黛掩伤心色。
更持红烛,赏花聊永今夕。
闻说太液波翻,旧时驰道,一片青青麦。
翠羽明珰漂泊尽,何况落红狼籍。
传写师师,诗题好好,付与情人惜。
老夫无语,卧看月下寒碧。
满江红
雨挹轻尘,山槛外、春痕初绿。
频怅望、方空一抹,弄箫人独。
花影任教如意舞,莺声已是将离曲。
算只有、落絮与游丝,飞相逐。簪素柰,歌黄竹。
年渐老,欢难足。试开箱捡取,石榴裙幅。
归梦不知天近远,清愁乍满江南北。
问此际、僝僽为何人,眉峰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