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时(bù shí)的意思:时常,经常
稻花(dào huā)的意思:稻花是指稻穗上的花朵,也可以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象或者幸福的生活。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三点(sān diǎn)的意思:指时间的早晨,也可表示时间的临近。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这里(zhè lǐ)的意思:表示指向当前所在的地点或事物。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八月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乡村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画面。"八月秋,何处热"开篇,暗示了季节转换,天气渐凉,但仍有余热未消。"稻花吹香,疏林减叶"进一步描绘了稻田里的香气随风飘散,稀疏的树林中落叶开始增多,显示出秋季的丰收与凋零并存。
"三点五点不时雨,一声两声何处笛"通过细微的自然声响——零星的秋雨和远处的笛声,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寂寥的氛围。这些声音在寂静的秋日里显得尤为突出,引人遐想。
最后两句"若向这里,闻无有闻,证入圆通,斯为第一"是禅意的点睛之笔。"闻无有闻"意味着超越了听觉的感知,达到了心静如水的境地;"证入圆通"则指向佛教中的圆通智慧,即通过直觉领悟真理,而非逻辑推理。诗人以此表达了禅修者在自然之中寻求内心平静与悟道的境界,认为这种体验是修行中的最高层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禅境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申十月九日邀博罗张孟奇羊城韩孟郁李烟客陈治甫梁伯亨续旗峰登高之游分得七阳八齐勉成二律·其二
寒鸿飞尽朔天低,望断关山霜露凄。
国难正悬辽海外,臣心遥到蓟门西。
遗弓莫挽双龙驾,绝幕应烦八骏蹄。
极目风尘堪涕泪,休誇客至与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