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贤监院求赞》
《贤监院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啸]韵

遍界不藏,毫端独妙。纵未嚬呻,已先微笑

吾子识也,水月斯照。纤尘不遗,是为宗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微笑(wēi xiào)的意思:微笑是指面部肌肉轻微收缩,嘴角上扬,表达出愉快、友好、喜悦或轻松的情感。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宗要(zōng yào)的意思:指某事物的核心要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清远所作,名为《贤监院求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禅宗思想和形象比喻,旨在表达对贤监院修行境界的高度赞誉。

“遍界不藏,毫端独妙。” 开篇即以“遍界不藏”描绘出一种宇宙万物皆在其中,无处不在的宏大景象,而“毫端独妙”则强调了细微之处的独特精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禅宗中“大与小”的哲学理念。

“纵未嚬呻,已先微笑。” 这句诗通过“未嚬呻”(未发出痛苦的呻吟)与“已先微笑”(已经流露出内心的喜悦)的对比,表达了禅者在面对世间苦难时,内心已能超越痛苦,达到一种超然的喜悦状态,体现了禅宗中“以苦为乐”的精神。

“吾子识也,水月斯照。” “吾子识也”意味着理解或领悟,这里的“识”指的是对真理或本性的认识。“水月斯照”则是用水中的月影比喻心灵的映照,说明真正的智慧如同清澈的水面映照明月,清晰而真实,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明亮。

“纤尘不遗,是为宗要。” 最后一句“纤尘不遗”意指没有丝毫的杂质或障碍,强调了修行的彻底与纯净。“宗要”则指禅宗的核心要义,整句话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去除一切杂念与障碍,直达禅宗核心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彻底净化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融合与形象化表达,展现了禅者追求内心清净、超越世俗、直达真理的修行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山中吟·其一

二月多烟三月风,山花多是满冈红。

一囊收取春光尽,付与奚奴寄大同。

(0)

贺高明尹·其三

新成雁塔照黉宫,千秋万岁耸文峰。

帝城春昼花如绮,多是公门杞与李。

(0)

步韵送古林何老先生北上·其五

长风万里起沧波,画舫行春喜气多。

堪羡道人无一事,浩歌清夜对姮娥。

(0)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其二

碧溪洞里水潆洄,红树枝边花乱开。

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0)

右江吟·其三

二月平分昼夜,三春忙度光阴。

不知花落多少,但见千溪绿深。

(0)

寄怀龙皋叶大夫·其二

江边杨柳树,中春敷柔华。

东风吹其枝,使我思无涯。

风吹杨柳绿,我思乱心曲。

明明慈水边,有美温如玉。

玉书时寄将,素质绚金章。

受藏已六年,一展一馨香。

瞻望复瞻望,何时遘容光。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