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孝廉咏·其一慈奉峨》
《三孝廉咏·其一慈奉峨》全文
清 / 常纪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慈生澹荡人,礧砢多节目

羡此百尺松,乃竟栖薖轴。

岂为田园荒,耽此家庭福。

岁时寿高堂济济雍睦

几许有用书,殷勤下帏读。

贤者不可测,莫漫讥雌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雌伏(cí fú)的意思:指隐藏、躲藏、等待时机的意思。

此家(cǐ jiā)的意思:指当前所处的环境或情况。

澹荡(dàn dàng)的意思:指心境宽广、不受外界事物干扰的状态。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济济(jǐ jǐ)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众多,人才辈出。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家庭(jiā tíng)的意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节目(jié mù)的意思:指为观众所准备的表演或娱乐活动。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下帏(xià wéi)的意思:指女子下嫁,离开父母家庭,进入丈夫家庭的意思。也可用来形容女子出嫁。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雍睦(yōng mù)的意思: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有用(yǒu yòng)的意思:有益、有价值、有帮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顺的男子对年迈父母的照顾与陪伴,以及他勤奋读书的情景。诗中通过“慈生”、“礧砢”、“百尺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氛围。

首句“慈生澹荡人”,以“慈生”二字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慈爱之心,同时“澹荡”二字则暗示了人物性格的平和与宽广,如同水波不兴,内心宁静。接着,“礧砢多节目”一句,以自然界中的树木形象比喻主人公的复杂人生经历,暗示其成长过程中的坎坷与磨难。

“羡此百尺松,乃竟栖薖轴。”这里以“百尺松”象征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历经风雨,依然挺立不倒。而“栖薖轴”则是借用了古代文人书房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追求学问的决心。

“岂为田园荒,耽此家庭福。”这一句转折,表明主人公并非因逃避现实而选择隐居,而是享受并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体现了他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岁时寿高堂,济济称雍睦。”描述了主人公每年都会为父母庆祝寿辰,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充满温馨与和睦的场景。

“几许有用书,殷勤下帏读。”强调了主人公对书籍的热爱与勤奋学习的态度,认为书籍中有无尽的知识宝藏等待探索。

最后,“贤者不可测,莫漫讥雌伏。”以“贤者”自比,表示自己虽不显山露水,但内心充满智慧与力量,鼓励他人不要轻易低估自己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孝顺且勤奋的男子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与勤学精神,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常纪
朝代:清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殉难,赠道衔。有《爱吟草》。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红叶

霜酣千树,踏遍洞庭西去路。

不会伤秋,只当花林烂漫游。

山桥野岸,尚有垂杨青一半。

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

(0)

卜算子.题琴士隐庵画像

客里适逢君,十指如冰玉。

陶令无弦太寂寥,辜负樽中绿。

画里又逢君,紫绮临修竹。

何处青山解惜人,好奏归鸿曲。

(0)

霜天晓角.春怨

亭阴弄碧,懒把金樽侧。

莫怪泪痕常满,与东风、旧相识。

芳信连朝隔,玉箫吹不得。

最是恹恹心性,比垂杨、更无力。

(0)

鹊踏枝.初夏湖上雨怀

半枕催寒更漏雨。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越水吴山情几许。翠幕烟波,不见花飞处。

怕向西陵闻杜宇,空庭依旧苍苔暮。

(0)

踏莎行.子规

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

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

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

(0)

南柯子.窗外芭蕉

入雨朱弦咽,临风碧簟垂。

镇长相守绿窗时,忆得婵娟,和袖捲金泥。

小院苔移袜,空帘月印眉。

晚妆偷泪滴罗衣,几幅长笺,何处写相思。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