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地中(dì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暗中进行的活动或事物。
法云(fǎ yún)的意思:指法律的威严和权威。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慧炬(huì jù)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比喻能够照亮他人、帮助他人的人。
能因(néng yīn)的意思:能够因此而产生的原因或结果。
偏解(piān jiě)的意思:对事物的理解或解释存在偏差或错误。
且道(qiě dào)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现象的疑问或不解。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淘金(táo jīn)的意思:指寻找财富或机会,比喻辛勤努力去创造财富或追求成功。
通津(tōng jīn)的意思:通常指能够顺利通过水路或陆路,畅通无阻。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法云地(fǎ yún dì)的意思:法律如云,覆盖整个地面。形容法律严密,无处可逃。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宝觉昕长老的高僧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与超凡的智慧。
“法云地中得度”,开篇即以“法云”喻佛法的广大深邃,长老在这样的法云中获得度化,意味着其修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慧炬光里法身”,进一步强调了长老智慧的光芒如同火炬,照亮了佛法的真理,其法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超越肉身的精神存在)在智慧的光辉中得以显现。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这两句运用了淘金拣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长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发现并珍惜佛法的珍贵之处,如同在尘世中寻找金玉一般。同时,“随缘运筏通津”则体现了长老顺应自然法则,灵活运用佛法智慧,帮助众生渡过人生的困境,达到心灵的彼岸。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这两句描述了长老不仅在佛法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擅长洞察人心,能够通过言语引导他人,如同抽去阻碍心灵成长的钉子和楔子,促进个体的觉醒与成长。
最后,“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这两句提出了对佛法本质的深刻思考。在长老看来,佛法并非局限于有形或无形的表象,而是超越了真假的相对性,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寻求真理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宝觉昕长老作为一位高僧的非凡智慧与慈悲心怀,以及其在佛法修持上的卓越成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初春夜同梁公实宗子相赋得声字
雪尽长风吹禁城,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弹剑悲歌气未平。
寄王侍御塞上
君王重简命,尔志在澄清。
节钺分西顾,风寒护北征。
羽旗风外合,骢马雪中行。
直渡桑乾水,还临骠骑营。
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
夜半仍传檄,天寒未解兵。
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
独仗防边策,兼收抗疏名。
虚心当国事,高议见儒生。
壮岁思铭鼎,空言陋请缨。
乘秋摧虏气,计日答皇情。
应遣龙庭使,驰书到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