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不用:无需。
相催:互相催促。
已:已经。
白头:头发变白。
一生:一生一世。
判却:注定。
见:看到。
花羞:花开时的娇羞。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以文化繁荣著称。
何逊:南朝梁代诗人,以诗才闻名。
吟情苦:吟诗情感深沉痛苦。
不枉:不虚此行,没有白费。
清香:清雅的香气。
破愁:消解忧愁。
- 翻译
- 无需他人催促,我们已两鬓斑白,
此生只为见到花开而感到羞愧。
-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忆黄州梅花五绝》中的第四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这里诗人通过自嘲般地提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用“一生”二字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如梦的感伤。而“判却见花羞”则是说尽管年华已逝,但每当看到美丽的梅花时,那份美好依旧令人心生惭愧,如同初次遇见时的羞涩。
“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诗人提及扬州的梅花,借用“何逊”二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好记忆的深沉感情。“吟情苦”则是说这种美好带来的并非痛苦,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而最后,“不枉清香与破愁”则意味着尽管这些美好的回忆无法改变现实,但它足以让人得到片刻的心灵慰藉,从而减轻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美好易逝的无奈,以及在苦涩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楼歌送武昌慎太守还朝
君不见鄂渚山环少城半,高牙之冲仰飞观。
裴回华月天一隅,缥缈青山江两岸。
题榜南楼非昔时,今人可复识元规。
唯馀在得昔时月,与此江山长住持。
公堂坐啸无留事,清夜登临谁辨此。
流风逸响殆千年,初见东吴贵公子。
剸繁健手付方州,迎刃未始逢全牛。
潢池小儿归田畴,田无高下乃多收。
每寻不浅胡床兴,更有歌人行酒筹。
明日云帆望峣阙,镜湖老生愁欲绝。
一钱何敢浼刘公,送行聊以南楼月。
照见金闺待漏时,结佩正冠勤晓谒。
公乎莫负鲈鱼菰菜期,衣锦东还使持节。
邀朱推单令周尉赏西邻野人屋前梅花次单令韵
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丽。
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
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
幸蒙五字诗,妙敌一言蔽。
便恐清夜阑,行酒莫濡滞。
莓苔何必扫,月地作瑶砌。
细蕊护檀心,已带轻酸味。
为语青裙妪,斤斧烦叱卫。
会有移根人,趁得春风至。
颗颗调君羹,年年映尘世。
来游者谁子,此兴恐难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