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民(ān mín)的意思:安抚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近旁(jìn pá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靠近某个地方或某个人。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蛮歌(mán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有力而美妙。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山阻(shān zǔ)的意思:比喻困难重重,前途艰难。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炎瘴(yán zhàng)的意思:指炎热的气候和恶劣的环境。
- 翻译
- 海上的春天带着寒冷的细雨绵延千里,我仍未忘记南方炎热湿热的气候。
夜晚的天气似乎随人的思绪变化,人们通过跳舞和蛮族歌曲来排解旅人的忧愁。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仿佛长久的黑夜,远处的船帆像鸟儿靠近岸边的洲屿。
眼前的我哪有什么安抚百姓的办法?只能感谢群山阻挡了我离去的船只。
- 注释
- 炎瘴:指南方湿热且疾病流行的环境。
隔宵:指前一夜到次日早晨。
蛮歌:指当地少数民族的歌曲。
安民策:安抚百姓的政策或办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三月十九日从广州出海时所见的景象。首句“海上春寒千里雨”,写出了春天海上潮湿阴冷的气候,绵延千里,弥漫着寒意。诗人身处炎热潮湿的南方,即使在春天仍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气候特征。
次句“未忘炎瘴在南州”,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独特气候的深刻记忆和感受,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环境的适应挑战。第三句“隔宵天气随人变”,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多变,仿佛随着诗人的心情而变化,试图以欢乐的“作舞蛮歌”来排解旅人的愁绪。
第四句“晓日生云如久暝”,形象地描述了早晨天色阴沉,仿佛夜晚未尽,远处的帆船与飞翔的鸟儿在近处洲屿间显得尤为清晰。最后一句“眼前岂有安民策,多谢群山阻去舟”,诗人感慨自己无法找到解决民生疾苦的有效办法,只能感谢眼前的群山暂时阻挡了他的去路,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海上行舟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山居黄道士
洁身何必是,避俗岂能全?
动息都无隔,浮沉最可怜。
嵇山《高士传》,庄叟《让王篇》。
逃名遂得志,□□若为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