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尽·其一》
《春尽·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明正是最愁时,泪作空濛细雨丝。

春色欲寻无处所莺花不遣恨人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恨人(hèn rén)的意思:对某人极为憎恶或厌恶。

空濛(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缺乏实质内容。

明正(míng zhèng)的意思:明明白白、公正正直。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色欲(sè yù)的意思:指对色情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哀愁情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春逝的感慨。

首句“清明正是最愁时”,点明了时节与情感的契合,清明节本是祭扫先人、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却也是万物复苏后的一份寂寥与哀思交织的时刻,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次句“泪作空濛细雨丝”,将诗人的眼泪比作清明时节的细雨,形象地表达了泪水如雨般绵绵不绝,渲染出一种哀伤而朦胧的氛围。这里的“空濛”二字,不仅描绘了雨势的轻柔与广阔,也暗示了情感的深远与难以言表。

第三句“春色欲寻无处所”,转折中透露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追寻与失落。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心中,美好的时光仿佛已不可寻,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一句“莺花不遣恨人知”,以“莺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事物,但它们并未能传达诗人的哀愁与遗憾,暗示了外界的欢乐与诗人的内心痛苦之间的巨大反差。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孤独与哀愁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在春尽之时难以排遣的愁绪。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晓行即事三首·其一

霜华人迹侵晨冷,海旭才升暖一川。

衣被万方吾本愿,博施惟觉惭黄绵。

(0)

夷齐庙四景·其二揖逊堂

堂名揖逊是谁题,回蹠评量语不稽。

迁也亦知天道否,千秋尸祝属夷齐。

(0)

夷齐庙

得圣之清孰与齐,首山途便此凭跻。

为传公信及公达,底较辽西复陇西。

宋代何须锡圭冕,伊人本自视涂泥。

史迁慨羡青云士,未识浮名本稗稊。

(0)

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其八儿版

毳幕生儿亦可怜,背眠木版革提肩。

倒绷纵免身狼籍,卓立因成足鹘拳。

毡罽便为衣裳具,乳酥即是洗盆钱。

移居那虑风霜冒,襁褓呱呱驼上悬。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九千尺雪

为爱寒山瀑布泉,引流叠石俨神传。

楞严蓦地临溪写,离即凭参属偶然。

(0)

拟古诗三十首·其二十六沈休文约

春来水满塘,回雁报年光。

唼锦新花暖,梯縠碧浪凉。

往羽带南云,归背点北霜。

飞空或成群,宿浦必以双。

两翅依春秋,一心惟潇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