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七绝.陈紫》
《荔支七绝.陈紫》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端明品第首推陈,花里姚黄等伦

郡圃一株称小紫,故家风味自宜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伦(děng lún)的意思:指等待对方的消息或行动,不再继续主动追求。

端明(duān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明智、机智。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家风(jiā fēng)的意思:

◎ 家风 jiāfēng
[family style;family tradition]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品第(pǐn dì)的意思:指品行高尚,道德品质好。

姚黄(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黄瘦。

鉴赏

这首诗《荔支七绝·陈紫》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荔枝品种“陈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一水果独特风味的赞赏与珍视。

首先,“端明品第首推陈”,这句话以“端明”形容陈紫在荔枝中的卓越地位,将其置于首位,表达了对陈紫品质的高度评价。这里的“端明”不仅指其外观的端庄明丽,更蕴含了对其内在品质的推崇。

接着,“花里姚黄是等伦”,将陈紫比作花中姚黄,意在强调其与名贵花卉相媲美的美丽与珍贵。姚黄是牡丹中的名品,此处用以比喻陈紫在荔枝家族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随后,“郡圃一株称小紫”,点明陈紫生长于郡圃之中,且以其小巧的姿态而被特别提及。这不仅描述了陈紫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它在众多荔枝中脱颖而出的独特性。

最后,“故家风味自宜珍”,强调陈紫拥有独特的风味,是值得珍藏的佳品。这里的“故家”既可理解为历史悠久的家族,也可解读为陈紫特有的风味,体现了诗人对陈紫风味的深刻认同与珍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不仅赞美了陈紫荔枝的外在美和内在品质,更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风味的珍视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桂枝香.银鱼

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0)

台城路.蚕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0)

镜中人.本意和吴湖州

暮如霜,朝如雪。长与玉颜相接。形影可怜无别。

处处同明月。郎爱个人那爱妾。妾让个人清绝。

罗袖为伊开笑靥。更使能言说。

(0)

贺新郎

事已流波卷。忆春帆、酒中饶恨,将词排遣。

填到消魂千古曲,烛泪一时齐泫。

红渍透、吴笺蜀茧。

知己相怜袍未锦,论深情、碧海量还浅。

丁香结,甚时展。买臣自分难通显。

又谁知、此生真见,禁林春扁。

俛仰钟期成隔世,便化云中鸡犬。

也刻骨、衔恩未免。

今日锦袍虽换了,记前言、腹痛将他典。

买素纸,向公剪。

(0)

满江红·其一

酒尽天寒,弹短铗、半生无术。

拟还向、广陵卖药,荷苓挑术。

秋雨好携邛竹杖,荒原莫管周人栗。

束残书、准趁半江晴,期来日。蝙蝠暗,空如漆。

络纬叫,难成匹。正篱摇书带,庭欹木笔。

计画总嗟吾辈拙,安排尽让天公密。

笑青毡、一夜羽毛生,飞而出。

(0)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

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鹄。断肠花,贞女木。

碧海孤鸾宿。嫁箱提上秋坟鬻,蘼芜难绿。

何必谐花烛,长愿镌冰玉。梦中魂,看未熟。

想像髽而哭。夸娥有意扶坤轴,愧他臣仆。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