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花(chuī huā)的意思:指吹走花朵,比喻一切都毁灭殆尽。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秋千(qiū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感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上巳(shàng sì)的意思: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 注释
- 老去:年岁增长。
归:回归。
芳草:春天的草木。
薰:弥漫。
南陌:南边的小路。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
寒食: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
三年:指时间跨度。
为客:做客,指在外漂泊。
吹花:轻风吹落花瓣。
湿秋千:打湿了秋千。
闲却:闲置,浪费。
好春色:美好的春景。
天甚:老天为何。
怜人:体谅人。
早教:早早地让。
得:能够。
- 翻译
- 随着年岁增长更加思念回归,春天的芳香草木弥漫在南边的小路上。
上巳节又遇上了寒食节,感叹已经在外漂泊了三年。
细雨轻吹落花,打湿了秋千,美好的春光被闲置了。
老天为何如此不体谅人老,早早地让人能够回家。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即道出“老去更思归”,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土的渴望愈发强烈。接着,“芳草正薰南陌”写出了初春时节,南边小路上的花草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种景象在诗人心中激起了对归乡的渴望。
“上巳又逢寒食”,上巳为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的一个节令。寒食,即寒食节,又称寒食禁烟,源于南宋时期的习俗,指的是清明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许生火煮食,人们只能吃冷菜。这两天诗人又一次遇上了这个让人感到不适的节令,不禁感慨“叹三年为客”,表达了长久以来漂泊他乡的孤独与无奈。
“吹花小雨湿秋千”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秋日细雨中的景象。小雨如丝,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大地,连续不断地湿透了秋天的千树万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淡漠。
“闲却好春色”一句,意味着虽然春光明媚,但诗人的心情并不为之所动。春天的美丽已经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他的心早已是别有所系,渴望归乡。
最后两句,“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哲思。诗人感慨于天道对待人类老年的无情,以及生命中的种种无常,因此他提倡在年轻时就应该让人们有机会返回他们的家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