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殄(bù tiǎn)的意思:不被毁灭、不消亡
大中(dà zhōng)的意思:大中有小,表示事物有大小之分,有主次之别。
分星(fēn xīng)的意思:分散、分离
举正(jǔ zhèng)的意思:指举起正义的旗帜,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
历象(lì xiàng)的意思:指历史上的事实和事件。
孟陬(mèng zōu)的意思:指人的境遇或地位在一时一地上升。
南正(nán zhèng)的意思:南方的正直和忠诚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岁功(suì gōng)的意思:岁月积累下来的功劳或成就。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星度(xīng dù)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人的美貌。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正分(zhèng fēn)的意思:分清是非,辨别正误
正道(zhèng dào)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 注释
- 陶唐:古代部落名,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历象:天文历法的图象或规则。
孟陬:农历正月,一年之始。
南正:古代掌管天文方位的官员,这里可能指代天文学或导航原则。
三代:夏、商、周三朝。
大中:指天地间的大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 翻译
- 陶唐氏的历法清晰明亮,旺盛的气息与天道相通。
观测星辰以确定季节和方向,剩余的时光用来规划农事和政绩。
孟陬时节的传统得以延续,南正之道更加兴盛。
从此开始,这种规矩影响了夏商周三代,循环往复,符合天地的大道中庸。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诗中,作者以陶唐(即唐尧)时代为背景,赞美了那个时期明理通达的气象,以及天文历法的精准。"举正分星度"描绘了古人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智慧,"归馀定岁功"则强调了通过这些方法来确定农事季节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孟陬(指正月)这一名称得以流传不息,而南正(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之道更为兴盛。最后,诗人表达了这种传统自尧舜时期一直延续到三代,且始终与天地大道相协调,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整首诗寓含对历史智慧的敬仰和对历法文化传承的自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