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陶唐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大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殄(bù tiǎn)的意思:不被毁灭、不消亡

大中(dà zhōng)的意思:大中有小,表示事物有大小之分,有主次之别。

分星(fēn xīng)的意思:分散、分离

举正(jǔ zhèng)的意思:指举起正义的旗帜,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

历象(lì xiàng)的意思:指历史上的事实和事件。

孟陬(mèng zōu)的意思:指人的境遇或地位在一时一地上升。

南正(nán zhèng)的意思:南方的正直和忠诚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岁功(suì gōng)的意思:岁月积累下来的功劳或成就。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星度(xīng dù)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人的美貌。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正分(zhèng fēn)的意思:分清是非,辨别正误

正道(zhèng dào)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注释
陶唐:古代部落名,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历象:天文历法的图象或规则。
孟陬:农历正月,一年之始。
南正:古代掌管天文方位的官员,这里可能指代天文学或导航原则。
三代:夏、商、周三朝。
大中:指天地间的大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翻译
陶唐氏的历法清晰明亮,旺盛的气息与天道相通。
观测星辰以确定季节和方向,剩余的时光用来规划农事和政绩。
孟陬时节的传统得以延续,南正之道更加兴盛。
从此开始,这种规矩影响了夏商周三代,循环往复,符合天地的大道中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诗中,作者以陶唐(即唐尧)时代为背景,赞美了那个时期明理通达的气象,以及天文历法的精准。"举正分星度"描绘了古人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智慧,"归馀定岁功"则强调了通过这些方法来确定农事季节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孟陬(指正月)这一名称得以流传不息,而南正(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之道更为兴盛。最后,诗人表达了这种传统自尧舜时期一直延续到三代,且始终与天地大道相协调,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整首诗寓含对历史智慧的敬仰和对历法文化传承的自豪。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题盛子昭山水为陈景中赋

云白山黛青,桥平路如掌。

柳岸摇春晖,桃蹊皱晴涨。

地偏亭宇幽,林深茆阁敞。

于焉促席谈,于焉事琴仗。

动静那异趋,共此泉石赏。

(0)

怀内·其四

我别既云速,子来良不缓。

踌躇念兹晨,涉彼江之岸。

浩浩起风波,霭霭雨繁霰。

目短心苦遥,日夕徒累叹。

(0)

诗二首·其一

迷时只欲寻师度,悟了原来自放船。

十里芰荷风景好,一天星月水光鲜。

乘流摇曳无拘碍,顺势开帆绝妄牵。

大众此时齐到岸,侬家把舵莫迁延。

(0)

狂夫杂兴·其一

夜雨垂檐共烛光,十年湖海思茫茫。

谁知一醉忘形外,究竟狂夫到底狂。

(0)

墨菊·其一

柴桑处士多佳致,种得幽花满石坛。

月转南山秋夜寂,蹁跹玄鹤舞■岏。

(0)

画葡萄·其二

葡萄子熟边草秋,葡萄酒熟雪成毬。

将军烂醉?毹月,士卒惊寒入敝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