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太尉后园假山》
《杨太尉后园假山》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韬戟严中府,磓星写翠岑。

岚分一轩翠,云护半庭阴。

谷响迎壶柘,岩光射庑金

时平聚米缓带恣幽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tàiwèihòuyuánjiǎshān
sòng / sòng

tāoyánzhōngduīxīngxiěcuìcén

lánfēnxuāncuìyúnbàntíngyīn

xiǎngyíngzhèyánguāngshèjīn

shípíngfēihuǎndàiyōux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谷响(gǔ xiǎng)的意思:指谷物在储存或加工时发出的声音,比喻事物的兴盛或充实。

缓带(huǎn dà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快。

聚米(jù mǐ)的意思:聚米意为聚集稻米,比喻积累财富或资源。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庑金(wǔ jīn)的意思:指让贵重的东西在平凡的地方,或者让有才能的人在无才能的地方发挥才华。

中府(zhōng fǔ)的意思:指中央政府或中央行政机构。

注释
韬戟:收藏兵器。
严:严谨。
中府:府中的仓库。
磓星:星光照射。
翠岑:青翠的山峰。
岚:山岚。
分:分开。
轩翠:翠色的天空。
云护:云雾环绕。
半庭阴:庭院的一半阴凉。
谷响:山谷的回声。
壶柘:柘木制成的壶。
岩光:岩石的光芒。
庑金:金色的廊檐。
时平:时局太平。
非:不是。
聚米:古代军事演习时用米粒堆成的地形模型。
缓带:宽松衣带,表示轻松。
恣:任意,随意。
幽寻:幽静的探索。
翻译
兵器收藏在府中,星光映照翠绿山峰。
山岚分出一片翠色,云雾遮掩半庭阴凉。
山谷回荡着柘木壶声,岩光照亮了金色廊檐。
如今时局太平,无需聚米筹划,我悠然自得地探寻幽静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私家园林的风光,其中韬戟严中府,磓星写翠岑,营造出一种雄伟险峻的山势。岚分一轩翠、云护半庭阴,则是对假山旁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布局的和谐共存。谷响迎壶柘、岩光射庑金,通过声音和光线的描写,使人仿佛能听到溪流的声音,看到阳光在山石间折射出的金色光芒。

诗中的最后两句“时平非聚米,缓带恣幽寻”,表达了诗人宋祁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在一个太平盛世之中,人们不必为粮食而劳累,反而可以悠然自得地在园林中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假山及周围景色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私家园林审美和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中?春祀二首·其一

少者游方老守闾,独携鱼菽荐幽墟。

何时汝辈无行役,岁岁为翁策蹇驴。

(0)

题雁汊峰东林寺

雁汊泊船去,岸头閒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0)

解语花.雪

龙沙殿腊,兔苑留寒,花照冰壶夜。乱山平野。

装珠树满眼,买春无价。墙头苑下。

浑不见、桃夭杏冶。疑趁风、庾岭寒梅,触处都飘谢。

吹面峭寒未怕。览瑶池万里,飞观高榭。霓旌鹤驾。

歌黄竹、胜跃踏青骄马。峰峦似画。

但点缀、片时相借。惊望中、玉宇琼楼,残溜空鸳瓦。

(0)

同原仲茂元致和入开善

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

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

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

移床果茗咄嗟办,曳杖欲归仍更留。

(0)

四不忍·其四

渔阳叠鼓风沙战,泼水淋漓舞胡旋。

此时太息念銮舆,玉体能胜寂寞无。

六宫遭乱多奔迸,不复梨园歌舞盛。

著鞭傥未蹂龙庭,我瑟虽调何忍听。

(0)

题慎仪馀清阁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

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

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

散帙南窗更清绝,兴来直欲跨飞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