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其二》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其二》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丰年已卜稻如京,雪尽春从草际青。

竹里红旗点点,松间白塔亭亭

暖回宿麦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

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塔(bái tǎ)的意思:指高大洁白的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和高耸。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宿麦(sù mài)的意思:指宿在麦田中的鸟儿,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停留。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饶祥和的春日景象。首句“丰年已卜稻如京”,预示着丰收之年,稻谷堆积如山,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接着,“雪尽春从草际青”一句,以雪消春至,草色渐绿,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两句,通过竹林中的红旗与远处的白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宁静之美。红旗点缀在竹林中,仿佛是春天的使者;而白塔在松树间高耸,显得格外庄严与静谧。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香气。冬眠的麦苗在春暖的照耀下苏醒,散发出淡淡的寒意;而稀疏的梅花在晚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为春日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崇敬。李白的诗句如同斋铃一般,悠扬而深远,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追忆和对诗歌艺术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峨嵋山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

(0)

读前集二首·其一

殷璠裁鉴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

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

(0)

谢卢少卿惠千文

庐山有石镜,高倚无尘垢。

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

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

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

(0)

闲居拟齐梁四首·其三

红藕映嘉鲂,澄池照孤坐。

池痕放文彩,雨气增慵堕。

山翁寄朮药,幸得秋病可。

终召十七人,云中备香火。

(0)

寄栖白大师二首·其二

苍苍龙阙晚,九陌杂香尘。

方外无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门玉露滴,紫阁锦霞新。

莫话三峰去,浇风正荡淳。

(0)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其一

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

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

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

秋风溪上路,应得一相寻。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