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晁 质 夫 太 丞 知 深 州 宋 /梅 尧 臣 芜 蒌 问 古 亭 ,春 入 饶 阳 城 。豆 粥 君 王 远 ,壶 浆 刺 史 迎 。地 凉 宜 牧 马 ,塞 近 惯 调 兵 。为 寄 井 泉 石 ,老 来 思 目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调兵(diào bīng)的意思:调兵指调动军队,调整兵力的意思。用来形容指挥军队灵活应变,根据战争形势灵活调整兵力的能力。
豆粥(dòu zhōu)的意思:指简单、朴素的生活或饮食。
壶浆(hú jiāng)的意思:指酒和饭菜,也泛指酒食。
井泉(jǐng quán)的意思:指清亮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或高尚的道德。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来思(lái sī)的意思:指突然想到,忽然想起。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 翻译
- 芜蒌询问古老的亭台,春天已进入饶阳城。
豆粥不再供应给远方的君王,地方官员出迎壶浆以示欢迎。
凉爽之地适宜放牧马匹,边境附近常有军队调动。
我想要寄去井泉和山石,只因年迈渴望视力清晰。
- 注释
- 芜蒌:一种植物,根茎可食用。
古亭:古老的亭子,可能指代历史遗迹。
豆粥:用豆子煮成的粥,古代常见食物。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壶浆:古时百姓迎接官员的习俗,用壶盛酒或水以示敬意。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长官。
地凉:气候凉爽。
牧马:饲养马匹。
塞近:靠近边塞。
调兵:调动军队。
井泉石:自然之物,可能象征家乡或宁静生活。
目明:视力清晰,也暗指希望眼睛能看见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诗中,诗人以芜蒌(一种植物)和古亭为引子,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饶阳城的景象。他提到豆粥成为远方君王的简朴食物,而当地刺史则热情地以壶浆相迎,显示出地方官员的谦恭和对晁太丞的欢迎。接着,诗人通过“地凉宜牧马”和“塞近惯调兵”,暗示了深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既是适宜放牧之地,又是军事上易守难攻之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晁质夫的祝愿,希望他在深州能享受到清冽的井泉和山石,这些自然之物或许能帮助他在忙碌的政务中保持清晰的视力,寓意着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和对朋友的关爱。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寄托与祝愿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移竹用白居易题卢秘书新栽竹二十韵
品称松梅友,标从涧谷槃。
端惟庚伏种,谁觉岁寒难。
暑雨才过汉,清风要拂栏。
相延君子植,宣命上林官。
远莫离墙外,虚教映座端。
抛簪应折玉,置笛漫成栾。
秋矣土仍溽,时哉露已团。
琳阶乍淇渭,员峤拟珠玕。
遐想白居易,时当夏日残。
友人相志契,题句忽心宽。
签拂秘书帙,蝉笼少傅冠。
诗情真洒落,酒兴未阑珊。
飒飒叶全放,亭亭根互蟠。
眼空上下古,意足两三竿。
而我曾何谓,亦为如是观。
画疑展同轼,宾欲比金兰。
恍可消清暇,犹能引静欢。
既深因既邈,宜密又宜单。
声戛盈听寂,阴交满目寒。
独思彼作者,宁识此回看。
《移竹用白居易题卢秘书新栽竹二十韵》【清·弘历】品称松梅友,标从涧谷槃。端惟庚伏种,谁觉岁寒难。暑雨才过汉,清风要拂栏。相延君子植,宣命上林官。远莫离墙外,虚教映座端。抛簪应折玉,置笛漫成栾。秋矣土仍溽,时哉露已团。琳阶乍淇渭,员峤拟珠玕。遐想白居易,时当夏日残。友人相志契,题句忽心宽。签拂秘书帙,蝉笼少傅冠。诗情真洒落,酒兴未阑珊。飒飒叶全放,亭亭根互蟠。眼空上下古,意足两三竿。而我曾何谓,亦为如是观。画疑展同轼,宾欲比金兰。恍可消清暇,犹能引静欢。既深因既邈,宜密又宜单。声戛盈听寂,阴交满目寒。独思彼作者,宁识此回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067c69e38ac7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