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麻姑山诗.上葛仙坛》
《麻姑山诗.上葛仙坛》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南峰枕崇坂,径路荆榛稠。

遗坛在其巅,名为仙翁留。

石角已剥泐林芳春秋

无骨中尘,来继冲霄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剥泐(bāo lè)的意思:指剥去外表,揭露真相,揭示事物的本质。

冲霄(chōng xiāo)的意思:指迅速上升或突破极限,冲向高空或高位。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径路(jìng lù)的意思:径路指直接的道路或最短的路径,也可引申为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

林芳(lín f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丛生、花草繁盛的景象。

无骨(wú gǔ)的意思:指人没有骨气,没有原则,容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或诱惑。

仙翁(xiān wēng)的意思:仙翁是指仙人或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麻姑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南峰枕崇坂,径路荆榛稠”,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麻姑山的地理特征,山峰与高坡相连,小径被茂密的荆棘和杂草覆盖,营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遗坛在其巅,名为仙翁留”点明了麻姑山的另一层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的瑰宝,还承载着仙人的传说与历史的痕迹。仙坛屹立山顶,仿佛是古代仙人留下的印记,增添了山的神圣与神秘色彩。

“石角已剥泐,林芳自春秋”两句,通过描述岩石的风化与四季常青的林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之美。石角的剥蚀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林木的四季更替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最后,“谁无骨中尘,来继冲霄游”表达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无论是山中的石头还是林间的树木,都终将归于尘土,但它们的存在与变化,激发了人们追求超越世俗、向往更高境界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麻姑山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融合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谢张生见湛卢歌

剑术空疏今罢休,家山何处越中瓯。

欲谈往事浑亡是,喜得新诗替莫愁。

(0)

富民犯米四十字以喻之

彼此有人心,人心即讼庭。

初无深利害,倒自费调亭。

私意生荆棘,公家有典刑。

落便宜是益,座右可刊铭。

(0)

送人

我归三载君初宦,见促旋离会日长。

江上莼鲈秋正熟,樽前霜露晚逾苍。

别缘万族宁堪赋,酒到无言且尽觞。

至恐苕华终悟晚,昏昏灯火为徊徨。

(0)

重九与子通游虎丘谒祖印大师三首·其三

浮世谁如金石坚,吟须俄顷见皤然。

登山未免怀千古,泛菊相期保百年。

方外逸民犹有传,人间高爵岂如仙。

良辰盛宴多遗迹,何似江南五柳贤。

(0)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其九

僧舍萧疏竹苇间,开轩处处面云山。

诗家不及禅家乐,坐卧湖光百虑闲。

(0)

柳外细听莺燕语,声声似度鞠花新。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