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与示龙象,吾今得颔珠。
星明堪助月,韩在愿为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书鲁一同诗后三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句“平生亦能咏,骨槁肉相腴”,诗人自述平生虽饱经沧桑,但内心充盈,精神饱满,如同干枯的骨头与丰满的肌肉并存,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丰富与坚韧。
“尔与示龙象,吾今得颔珠”一句,以“尔”指代对方,表达出对对方作品的高度赞赏,将对方的作品比作“龙象”,寓意宏大而威严;“吾今得颔珠”则表明自己从对方的作品中获得了珍贵的启示,如同得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艺术真谛的领悟和追求。
接下来,“星明堪助月,韩在愿为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理解。诗人以“星明”比作艺术的光芒,能够辅助“月”(即艺术的主体)更加明亮,表达了艺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理念。同时,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韩愈一样,成为苏轼那样的文学巨匠,表达了对卓越文学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自日照千里,黄河合一趋”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统一的渴望。阳光普照千里,黄河汇聚一处,象征着光明的到来和力量的凝聚,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和追求,以及对光明、统一与和谐的向往。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花迎晓日笑,树沐清露湿。
清漪舞游鳞,照影孤小立。
重来期秋风,领略蟾影入。
飞鸿响遥空,抱弋空遗影。
游鳞纵前川,把钓睨枯井。
相看各如梦,欲去几延颈。
劳心纵有获,所获仅蛙黾。
行人见之笑,千唤不一省。
沧溟四无边,尽纳天地境。
巨鳌载三山,未足污吾绠。
相顾作清游,濯足壶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