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一○五》
《拟寒山寺·其一○五》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世人放逸极力侈靡

乐极悲哀来,福尽贫穷至。

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

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哀(bēi āi)的意思:

[释义]
(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悲哀;抓住了他的心灵。
[构成]
并列式:悲+哀
[例句]
他十分悲哀。(作谓语)感到悲哀。(作宾语)悲哀的神情。(作定语)
[同义]
悲伤、悲痛
[反义]
欢乐、欢喜、喜欢、喜悦

侈靡(chǐ mí)的意思:形容奢侈浪费,过度豪华。

放逸(fàng yì)的意思:指心情放松,不受约束,不拘束自己。

极力(jí lì)的意思:用尽全力,竭尽所能

乐极(lè jí)的意思:形容极度高兴或快乐到了极点。

贫穷(pín qió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一无所有。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天福(tiān fú)的意思:天赐的福气或幸福。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鉴赏

这首诗揭示了人性中放纵与贪婪的面相,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世人多放逸,极力事侈靡”两句,描绘了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生活的普遍现象。接着,“乐极悲哀来,福尽贫穷至”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因果关系,指出过度的享乐最终会带来痛苦和贫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暗示了世间的一切美好与福祉都有其限度,不可能永恒存在。最后,“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与短视的批判,指出人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后果,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行为对自身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客目中次韵

三年此月绮筵开,盛意勤拳不待催。
预约行人须已集,先欣数客肯俱来。
诗筒才到先赓韵,酒兴方浓莫算杯。
更欲秋深穷胜践,邹枚后乘可容陪。

(0)

李公执挽词

未甘辛苦去朝天,故作逍遥陆地仙。
老子平生万事足,人间五福一身全。
厌看日月同奔骥,摆脱尘烦等蜕蝉。
重到江头人不见,晓风吹泪忽潸然。

(0)

李删定挽词

积善务增厚,求名惟恐多。
白圭宁有玷,古井竟无波。
议法资修定,监州极抚摩。
佳儿传素业,留眼看巍科。

(0)

送淳尉海陵併寄示潚

处己幸寡过,居官勿愿余。
动成经岁别,賸寄几行书。
公退仍多学,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职,通塞听何如。

(0)

送秦仲防通判

清德曾瞻启庆碑,孙曾清更畏人知。
只缘一介弗轻取,坐使斯民不忍欺。
濑水家传御书卦,宣城手写送行诗。
典刑尚继金銮旧,马氏一门谁白眉。

(0)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久向东山捲藏经,鬼神推出举军惊。
从来要去庐山住,好就山中过此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