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
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
悲哀(bēi āi)的意思:
[释义]
(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悲哀;抓住了他的心灵。
[构成]
并列式:悲+哀
[例句]
他十分悲哀。(作谓语)感到悲哀。(作宾语)悲哀的神情。(作定语)
[同义]
悲伤、悲痛
[反义]
欢乐、欢喜、喜欢、喜悦
侈靡(chǐ mí)的意思:形容奢侈浪费,过度豪华。
放逸(fàng yì)的意思:指心情放松,不受约束,不拘束自己。
极力(jí lì)的意思:用尽全力,竭尽所能
乐极(lè jí)的意思:形容极度高兴或快乐到了极点。
贫穷(pín qió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一无所有。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天福(tiān fú)的意思:天赐的福气或幸福。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这首诗揭示了人性中放纵与贪婪的面相,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世人多放逸,极力事侈靡”两句,描绘了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生活的普遍现象。接着,“乐极悲哀来,福尽贫穷至”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因果关系,指出过度的享乐最终会带来痛苦和贫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暗示了世间的一切美好与福祉都有其限度,不可能永恒存在。最后,“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与短视的批判,指出人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后果,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行为对自身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处己幸寡过,居官勿愿余。
动成经岁别,賸寄几行书。
公退仍多学,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职,通塞听何如。
清德曾瞻启庆碑,孙曾清更畏人知。
只缘一介弗轻取,坐使斯民不忍欺。
濑水家传御书卦,宣城手写送行诗。
典刑尚继金銮旧,马氏一门谁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