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磴披萝入,茅堂著竹遮。
《访隐者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 隐 者 居 宋 /武 衍 藓 磴 披 萝 入 ,茅 堂 著 竹 遮 。绿 看 流 去 水 ,红 惜 落 残 花 。蜀 鸟 啼 春 静 ,山 童 厌 客 哗 。细 观 题 壁 者 ,一 一 是 诗 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去水(qù shuǐ)的意思:去除水分或减少水分的含量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蜀鸟(shǔ niǎo)的意思:蜀鸟是指孤零零的鸟儿,比喻孤立无援的人。
题壁(tí bì)的意思:指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而在墙壁、屏风等上面题诗或作画。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是(yī shì)的意思:表示列举中的第一个,也可表示一个事物的首要因素或条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武衍探访隐者居所的场景。他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藤萝缠绕,进入茅草搭建的小堂,四周环绕着翠竹,显得宁静而雅致。诗人欣赏着流水潺潺,心中对流逝的时光和凋零的花朵充满感慨。春天的蜀鸟在静谧中啼鸣,山童的喧闹声也显得格外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仔细观察那些在墙壁上题诗的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认为他们都是富有诗意的文人墨客。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文人的风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