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求(cān qiú)的意思:寻求帮助或指导
长物(cháng wù)的意思:指具有长久价值、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
痴妄(chī wàng)的意思:
亦作“痴妄”。犹言痴心妄想。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流具》:“汝竟想吃天鹅肉耶,何痴妄乃尔。” 茅盾 《速写二》:“那是痴妄的,然而同时也是圣洁的,虔诚的。”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湖学(hú xué)的意思:湖学指的是湖南学派,是指20世纪初湖南一带的一些进步青年在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新思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空负(kōng fù)的意思:指本应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使得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没有得到实现。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学子(xué zǐ)的意思:学生、读书人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子皮(zǐ pí)的意思:指某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装出某种样子或伪装自己。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邦彦在冬日山中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静里参求颇自知”点明了诗人在宁静中深入思考,寻求自我认知的过程。接着,“扫除痴妄是男儿”一句,强调了去除愚昧和虚妄,追求真知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的道德理想。
“垆韝万象终谁业”借用垆韝(古代祭祀用具)象征万物,提出了一切事物最终归属的问题,引人深思。而“聚散群生会有时”则揭示了世间万物聚散无常的规律,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
“尼父竟从洙泗老,孔明空负帝王师”两句,以孔子和诸葛亮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孔子晚年在洙泗讲学,而诸葛亮虽为帝王之师,却未能实现统一国家的理想,暗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最后,“蒲团三尺无长物,不向江湖学子皮”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真正学问的追求,不为世俗所累,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意象,探讨了人生、理想、命运等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