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废兴(fèi xī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失去兴盛、衰落。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踽踽(jǔ jǔ)的意思:形容孤单、寂寞、无依无靠的样子。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攘鸡(rǎng jī)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小利而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行为。
山栖(shān q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山中栖息。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月攘(yuè rǎ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芒透过云层照耀下来,象征着光明、希望和美好。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翻译
- 事物的兴衰自有其定数,得失的结果自己心知肚明。
我独自行动被众人忌惮,漫长人生中又有谁能成为归宿。
如果我的道义不再留存,我又怎能像月夜偷鸡那样行事。
在清风中听到白鹤的叫声,想象它栖息在南山的景象。
- 注释
- 废兴:事物的兴衰。
宜:应该,自然。
命:定数,命运。
得失:成功与失败。
踽踽:孤独的样子。
众所忌:众人忌恨。
悠悠:长久,漫长。
归:归宿。
吾义:我的道义。
苟:如果。
攘鸡:偷鸡,比喻不正当的行为。
风清:清风拂过。
鹤唳:鹤鸣声。
南山:指代南方的高山,也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放言十首(其一)》。诗中,黄庭坚以深沉的语气探讨了人生的废兴与得失,他认为命运在个人的兴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个人的得失应当由自己内心明了。他表达了孤独被众人所忌惮,但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处境,暗示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绪。
"踽踽众所忌"描绘了他独自前行时的孤立,"悠悠谁与归"则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接着,诗人以"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表达坚守道义的决心,即使面临困境,也不会像偷鸡的小人那样丧失原则。最后,"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以清风中的鹤鸣声和南山的隐居生活,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展现了黄庭坚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坚韧与淡泊,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