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庆成侍燕》
《庆成侍燕》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轻霞残雪绚朝晴,又庆南郊大礼成。

鹤禁开排列仗,鸾笙低奏度新声

金花只觉簪来重,宝篆频看袅处轻。

立近红云清切地,叨恩更比去年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篆(bǎo zhuàn)的意思:指珍贵的篆刻作品。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大礼(dà lǐ)的意思:指隆重的礼物或庄重的仪式。

鹤禁(hè jìn)的意思:比喻对某种行为或活动进行禁止或限制。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金花(jīn huā)的意思:指扑克牌中的花色为红桃的三张牌,也泛指扑克牌中的花色为红桃。

开排(kāi pái)的意思:指批评、指责、责备。

礼成(lǐ chéng)的意思:指礼节完备,仪式完成。

鸾笙(lu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美妙动听。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排列(pái liè)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将事物或人进行整齐地摆放或安排。

轻霞(qīng xiá)的意思:指天空中轻柔的霞光。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庆成侍燕》描绘了一幅宫廷庆典的生动画面。首句“轻霞残雪绚朝晴”以轻盈的朝霞和残余的雪景烘托出清晨的明亮与清新,为庆典增添了喜庆气氛。次句“又庆南郊大礼成”直接点题,表达了对重大礼仪圆满结束的欢欣。

接下来,“鹤禁弘开排列仗”描绘了宫门大开,仪仗队整齐有序的壮观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鸾笙低奏度新声”则通过音乐的细节,传达出庆典中的和谐与喜悦,以及新的乐章的诞生。

“金花只觉簪来重,宝篆频看袅处轻”两句,诗人通过佩戴的贵重饰品,如金花和宝篆,表达了自己对于荣耀的感知,虽然华贵,却也流露出内心的谦逊与感恩。“立近红云清切地”将自己置身于红色祥云之下,象征着地位的显赫,同时也暗示了皇恩浩荡。

最后,“叨恩更比去年荣”一句,诗人感慨万分,表示此次的恩宠比去年更加深厚,流露出对皇上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地位提升的欣喜。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宫廷庆典的赞美和自身荣宠的喜悦。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襄州大悲像

宝伽如来出海山,隐身自画如来像。

三日开门孤鹤飞,满壁晬容现殊相。

一首千臂眼在手,一一手执各异状。

日月山岳星宿明,钟鼓磬铎琴筑响。

矛戟戈剑利兵锋,瓶钵螺巾宝锡杖。

左右上下满大千,应机妙用不可量。

金光宛转遍沙界,亿万人天尽回向。

昔闻如来发洪誓,慧目无边破诸妄。

我今祝愿果初心,销灭含生多劫障。

(0)

和人游千金公主园池

溪流古堞带林高,林下行通小水桥。

但有春风催载酒,更无仙凤伴吹箫。

花间鸟散惊藜杖,沼际波回转桂舠。

尘迹寻馀思一吊,楚魂飞尽不能招。

(0)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于僧壁·其一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筛塞空堕。

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

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贾饿。

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0)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其一

应感随缘各有因,一源真寂自无尘。

须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环乔木在,房公发石旧书新。

区中谁是王文度,證印曾逢竺上人。

(0)

新罗寺唐有新罗僧咒草愈疾卵塔今在閒来因题

断石传遗事,唐年刻永徽。

庭荒灵草尽,塔坏礼僧稀。

古殿含凉气,空堂照夕晖。

独来人不问,行听暮钟归。

(0)

寄朱约之

子墨文章不自珍,连编大轴弃如尘。

久收幽履安岩谷,但见高名出搢绅。

欲寄远书寻素舸,今逢佳士得朱轮。

放谈可讲平生学,新传行观尽获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