癯佛对崿落,元谭参妙理。
座有长项罂,馀馨汎兰芷。
残灯飘灺光,吾意与之委。
慧剑虽利手,能斸道根毁。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道根(dào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根基或人生观念的根源。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兰芷(lán zhǐ)的意思:兰芷是指兰草和芷草,比喻品德高尚、清雅纯洁的人。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宿禽(sù qín)的意思:指长年栖息在某一地方的禽鸟,比喻长期停留在某处不肯离去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五浊(wǔ zhuó)的意思:指人的心思、品行等方面不纯洁、不清白。
竹青(zhú qīng)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青翠欲滴,形容竹子的色泽鲜艳美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居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首句“高月悬禅心,天地作水止”以月为引,将禅心比作高悬于天际的明月,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天地作水止”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穆和谐的宇宙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短竹青在门,时闻宿禽起”描绘了门前短竹青翠欲滴,偶尔传来宿鸟的啼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竹子的青绿与鸟鸣的清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癯佛对崿落,元谭参妙理”中的“癯佛”指的是瘦削的佛像,与峭壁相对,象征着佛教精神的坚韧与不屈。“元谭参妙理”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讨佛教哲学的意境,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探索。
“座有长项罂,馀馨汎兰芷”描绘了聚会的场景,长颈瓶中盛放着香气四溢的兰花与芷草,象征着高雅的品味与精神的纯净。
“残灯飘灺光,吾意与之委”则是对夜晚的描写,残灯摇曳,光影交错,诗人的心意似乎与这微弱的光芒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不知空山中,魂梦究谁是?”一句充满了哲思,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本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慧剑虽利手,能斸道根毁”运用比喻手法,将智慧比作锐利的剑,但即使再锋利,也无法斩断道的根基,暗示了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当披五浊尘,一阅万象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扰的决心,希望在混沌的世界中寻找真谛,洞察万物的诡谲多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绿叶森森迎晓日,双双暗结秋霜实。
乾坤造化借风流,阴灵滑稽为谁匹。
一蒂双葩心两同,风力雨绵神其功。
中官始奏献奇异,祥图瑞牒挥毫锋。
四海万方只一株,缭绕周墙百丈馀。
侍从宫娃共争取,攀援棘刺血罗襦。
采得温泉奉金辇,雪莹肌肤红玉暖。
合欢当前此物生,上皇都笑天机浅。
斗酒津亭,方送月芗,夫君又行。
正夕阳枯木,低回征路,寒烟衰草,迤逦离情。
京洛风尘,吴兴山水,等是东西南北人。
思君处,只梅花解后,心目开明。江湖夜雨青灯。
曾说尽百年闲废兴。
叹屠龙事业,依然汗漫,歌鱼岁月,政尔峥嵘。
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区区依景升。
需时耳,算不应长是,竖子成名。
风卷征尘,堪叹处、青骢正摇金辔。客襟贮泪。
漫万点如血,凭谁持寄。
伫想艳态幽情,压江南佳丽。春正媚。
怎忍长亭,匆匆顿分连理。
目断淡日平芜,望烟浓树远,微茫如荠。悲欢梦里。
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
最苦唱彻骊歌,重迟留无计。何限事。
待与丁宁,行时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