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山(áo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雄伟。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传柑(chuán gān)的意思:传递柑橘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飞琼(fēi qióng)的意思:形容美玉飞溅,泛指美玉散落。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花骢(huā cōng)的意思:形容马匹色彩艳丽、毛发光泽好的样子。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九回(jiǔ huí)的意思:指事情经历了多次周而复始的循环或重复。
梨园(lí yuán)的意思:梨园是指戏曲演员的聚集地,也泛指戏曲界。
领江(lǐng jiāng)的意思:指能够引领大江流域的水流,比喻有能力引导和领导众人。
旁午(bàng w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侍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从的人。
四部(sì bù)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四部分,即头、两手和两脚。
天语(tiān yǔ)的意思:指天上的话语,形容言辞高妙、博大精深。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宣劝(xuān quàn)的意思:劝告、规劝他人
厌厌(yān yān)的意思:心生厌恶,不再喜欢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引领(yǐn lǐng)的意思:带领、引导、指导他人前进或发展。
玉花(yù huā)的意思:指美丽、纯洁的花朵或事物。
簪花(zān huā)的意思:指佩戴鲜花或花饰的意思。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追思(zhuī sī)的意思:指对已故的人或事物怀念、思念。
九回肠(jiǔ huí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玉花骢(yù huā c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如花。
- 翻译
- 宫殿高耸如鳌山,凤凰楼阁多美女仙侣
期待着皇帝的绿色华盖降临,庆祝新春佳节,金色的波光满溢
莲花灯盛开,侍从们纷纷登上高楼,插花前往传柑之地
近在咫尺聆听天籁之音,宴会虽欲结束,劝酒声仍此起彼伏
扶着玉花骢马,又徘徊在梨园四周,回味往昔
追忆过去,一夜之间思绪万千,皇上的恩泽深重,归期却遥遥无期
翘首期盼江南之路,归乡之路漫长
- 注释
- 鳌山:形容宫殿高大。
凤阙:凤凰楼阁,代指皇宫。
飞琼侣:美貌仙女。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中的绿色华盖。
金波盈五:形容月光如金波,满盈。
莲灯:莲花形状的灯笼。
簪花:插花装饰。
传柑处:古代宫廷中的一种礼仪,传递柑橘表示祝福。
咫尺:极近的距离。
聆:聆听。
厌厌:疲倦的样子。
宣劝:劝酒。
玉花骢:名贵的白马。
梨园四部:指宫廷音乐的四个乐部。
九回肠: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
溥:广大,深厚。
引领:伸长脖子眺望。
江南路:指家乡的道路。
- 鉴赏
这首宋词《蓦山溪·和赵粹文元宵》是宋代词人洪皓的作品,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盛况和词人的内心感受。"鳌山凤阙"象征着华丽的皇家宫殿,"飞琼侣"则暗指宫廷中的美女和才子。词中通过"翠华临"和"金波盈五",展现出皇帝驾临,庆祝新春的热闹景象。
"莲灯开遍"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侍从尽登楼,簪花赴"则写出了臣民们欢庆的热烈气氛,以及与君王的亲近互动。"传柑处"可能指的是宫廷赐柑的传统,寓意吉祥如意,词人在此聆听天语,感受到皇恩浩荡。
然而,词意转向深沉,"厌厌欲罢,宣劝犹旁午"表达了词人虽然沉浸于欢乐之中,但心中又有所顾虑,可能是对未来的担忧或对离别的不舍。"扶上玉花骢"暗示了词人即将离去,"梨园四部"则借乐曲表达复杂的情感。"一夕九回肠"形容思绪万千,"皇恩溥"再次强调皇上的恩德深厚,但"归期阻"揭示了词人行程受阻的无奈。
最后,词人以"引领江南路"收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整体上,这是一首既描绘节日盛况又蕴含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
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老僧笑语劝加餐。
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
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