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远曲二首·其一》
《寄远曲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秦塞君校笔,章台倚栏

雁书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

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春华(chūn huā)的意思:春天的光辉和繁荣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秦塞(qín sāi)的意思:秦塞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地区,也表示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荒僻。

容色(róng sè)的意思:容貌、相貌。

雁书(yàn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远方思念着她的爱人,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秦塞君校笔”,以“秦塞”点明地点,暗示两人相隔遥远,而“君校笔”则可能暗指丈夫正在忙碌工作或书写家信,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牵挂与等待。接着,“章台妾倚栏”一句,通过“章台”这一地名,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感,同时“妾倚栏”描绘出女子独自倚靠栏杆,眺望远方的情景,流露出孤独与思念之情。

“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雁书代表了传递消息的使者,但在这孤独的时刻显得格外寂寞;龙剑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这里可能寓指丈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对丈夫安危的担忧。这两句诗将空间的遥远与内心的忧虑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凄凉。烽燧是古代传递警报的信号,春华暮表示春天即将过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琵琶是古代乐器,常与离别、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晓泪寒则描绘出女子清晨泪水的冰冷,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助。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乐器的音调,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情的氛围。

最后,“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过度而感到自己容颜憔悴,甚至不愿面对美好的事物,如花朵,因为她无法从这些美好中获得安慰,反而会加剧内心的痛苦。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思念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远距离爱情中的思念、担忧、孤独与哀伤,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南越舟中怀杜言开士

把手东林别,尘踪遂远游。

千山犹落木,一岁半行舟。

短烛飘残雨,疏钟应碧流。

知君魂梦静,寻不到罗浮。

(0)

江上

落日沧江上,芙容未肯开。

小船乘水去,孤篴趁风来。

作势当秋急,移声入夜哀。

相看多寂莫,搔首重裴回。

(0)

苏小墓

数声花豸垂杨外,水声决决鸣幽濑。

春深花落迷孤坟,蔓草犹疑拂裙带。

桥南桥北竹如烟,小魂卧处亦千年。

十三吴姬荡轻楫,爱向西陵唱桃叶。

唱入重台应动心,心心化作孤飞蝶。

(0)

空田行

空田十月净如扫,牛背斜阳立孤鸟。

绿竹篱边白板扉,一道炊烟出林杪。

寒鸦阵阵风蓬蓬,崦西村头霜叶红。

隔溪嘎轧水禽起,渔歌声霭暮山紫。

(0)

四言诗十六首·其三

虽有玉壶,必求盛掷。虽有干将,必求断划。

无盛之壶,何贵砥阸。不断之剑,何有合伯。

(0)

送友人之广陵

岁晏慵为客,他乡喜见君。

双帆蔽日下,岐路一朝分。

羡尔鹤乘去,嗟余鸥失群。

望空南浦树,黄叶日纷纷。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