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同公答蒲公》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追求。首句“采药凌峰不觉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山中采药时的自由与忘我,仿佛攀登高峰也变得轻而易举,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次句“耶溪频负道猷招”,则暗示了外界对他的邀请与诱惑,但他却屡次拒绝,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对传统道家思想的遵循与实践。
接着,“谈经近厌天花满”一句,通过“厌”字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知识的淡漠,以及对真正智慧的追求。这里的“谈经”可能指的是对经典或高深学问的讨论,而“厌”字则表明他更倾向于内心的体验与自然的感悟,而非外在的知识积累。“欲谢时人隐沃焦”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渴望远离尘嚣、遁入自然的心愿,希望在沃焦(传说中的火山)这样的极端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自然与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