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供给(gōng jǐ)的意思:提供或供应所需的物品或资源。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 注释
- 背壁:墙壁。
青灯:昏黄的灯光。
劝读书:鼓励读书。
窥窗:从窗户偷看。
素月:皎洁的月亮。
向来:一直以来。
诸老:老人们。
端何似:怎能比得过。
未必:不一定。
千年:千年之后。
春后春前:春天过去春天来临。
双雪鬓:两鬓如雪。
江南江北:无论南北。
一茅庐:一间茅屋。
愁:担心。
夜饮:夜晚饮酒。
供给:供应。
小雨:细雨。
新肥:滋润肥沃。
半圃蔬:菜园里的蔬菜。
- 翻译
- 昏黄灯光映照墙壁,鼓励着读书声,窗外皎洁月光悄悄唤起他的注意。
一直以来的老人们,他们又怎能比得过,也许千年之后也不一定逊色。
春天过去春天来临,两鬓已如白雪,无论南北,他只住一间茅屋。
他只担心夜晚饮酒无人供应,细雨滋润,菜园里的蔬菜正肥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静谧夜晚的读书生活。"背壁青灯劝读书,窥窗素月唤看渠"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冷的灯光下沉浸于书海之中,偶尔抬头便能看到窗外明净如洗的夜空和那轮洁白的明月。这里的"劝读书"和"唤看渠"都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的"向来诸老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的敬仰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信,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及自己。这种自信中带有一丝谦逊,体现出诗人对知识无限追求的态度。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这两句,通过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头发如雪,象征着年岁已高,而"一茅庐"则是隐居生活的写照,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只愁夜饮无供给,小雨新肥半圃蔬",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仍有所忧虑。夜晚独坐时,缺少了酒水来助兴,而小雨后园中的蔬菜虽然新鲜且肥美,也只能勉强解决一日三餐的需要。这两句通过对物质条件的简单描写,反映出诗人生活上的自足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些许的孤独感和生存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读书、自然环境、个人情怀以及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高洁品格,以及他在物质匮乏中寻找精神寄托的独特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呈谭龙山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瀛馆神仙挥玉麈,唤醒诗酒魂魄。
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
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
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
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金陵别程万里教授
西风一笑凤凰城,梦里相逢各自惊。
白日共传苏轼死,故人宁料范雎生。
平居慕悦空闾巷,急难周旋如弟兄。
别去各为千载计,隋珠弹雀不须轻。
社日饮乌衣园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
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
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