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宣州开元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宣 州 开 元 寺 唐 /杜 牧 松 寺 曾 同 一 鹤 栖 ,夜 深 台 殿 月 高 低 。何 人 为 倚 东 楼 柱 ,正 是 千 山 雪 涨 溪 。
- 注释
- 松寺:指代一座有松树的寺庙。
鹤:象征高洁或长寿。
夜深:指时间很晚。
台殿:寺庙中的殿堂。
月高低:形容月亮升起落下,暗示时间推移。
何人:不明身份的人。
东楼柱:楼的东侧柱子,可能是个观景地点。
千山:众多的山峰。
雪涨溪:积雪使得溪水上涨。
- 翻译
- 我曾在松寺与一只鹤共居,夜晚深沉时,寺中的台殿映照着月亮的升落变化。
不知是谁在东楼的柱子旁倚立,此时正是千山积雪,溪水上涨的时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画面,诗人在松寺中与一位友人共度时光。"夜深台殿月高低"勾勒出寺庙在皎洁月色下的雄伟轮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何人为倚东楼柱"一句,则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了下文,表达诗人对那个倚立在东楼之上的人物产生了好奇。紧接着揭晓答案:"正是千山雪涨溪",这位站在东楼之上的人物,其实就是诗人的同伴,一起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山积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的静谧相处,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感。同时,"千山雪涨溪"这一自然意象的运用,更增添了诗歌的深远意境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咏蝶
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丛中双蝶。
待把红香留住稳,无待雨狂风劣。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都是閒枝节。
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
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
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
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
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
望海潮.春潮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
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
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
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
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平韵满江红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
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
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花影暮,香已酣。
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
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