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其一》
《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其一》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复作推门。

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

雨带客愁白帝,风吹闺怨乌孙

公于乐府有馀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长流(cháng liú)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流逝,指岁月的长河不断流转。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斧凿(fǔ záo)的意思:用斧头和凿子进行雕刻,比喻精雕细琢、精心打磨的工作。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闺怨(guī yuàn)的意思:指女子因为离别或相思而产生的怨恨之情。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乐府(yuè fǔ)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负责作乐、歌咏的官署,也泛指古代作乐、歌咏的集体或地方。现在用来形容歌咏或作诗的地方。

流势(liú shì)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势头或气势的汹涌澎湃。

七言(qī yán)的意思:七个字的诗句或文章。

敲门(qiāo mén)的意思:指敲门来寻求帮助或向他人请教。

五七(wǔ qī)的意思:指人的身体状态或心理状态不好。

乌孙(wū sūn)的意思:指黑暗、阴沉、寂寞无人的境地。

信笔(xìn bǐ)的意思:指写作或绘画时,毫不费力地信手拈来。形容才思敏捷,写作或创作流畅自如。

杨妃(yáng fēi)的意思:指美貌的女子。

雨带(yǔ dài)的意思:雨带是指天空中一片弯曲的、像带子一样的云层,预示着即将下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题为《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其一》。诗人以信手拈来的五七言诗句回应朋友的连和之作,表达了自己的才情与对友人诗艺的赞赏。首联“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洒脱自如,以及对作品自然流畅的追求,暗示了诗歌的不事雕琢。

颔联“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运用比喻,赞美了诗歌的自然流畅和深沉内涵,如同江河奔流,浑然天成,没有斧凿痕迹,显示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高超见解。

颈联“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则通过写景,将情感融入自然,借雨滴和风声传达出客愁和闺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尾联“公于乐府有馀思,更为杨妃赋所冤”是对友人的诗才再次肯定,并以杨贵妃的典故,暗示友人的诗作情感丰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可能受到误解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友人的诗艺,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诗歌理念,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和彭时可

一天新月半垂钩,黯黯浮霾已度秋。

良夜呵云观五岳,短槎横汉系孤舟。

清声到耳松犹舞,瑞霭填空翠未收。

光景不须嗟岁暮,好春花柳又前头。

(0)

梦绘莲花题首句足之呈冢山

云霄九万一枝春,灏气崚嶒绘碧天。

老鹤蹲云樵影瘦,又看雏凤日翩跹。

(0)

李母贞节六章

倚我独柏,悠悠我思。柏植前墀,慈乌夜栖。

乌号伤悲,游子伤悲。独柏之植,于兹百龄。

风号冷冷,露泣零零。风露晨朝,游子则宁。

独柏之枝,淩霜撑天。春不敷华,冬不改坚。

雨春霜冬,茕茕百斯年。独柏之叶,则翠且老。

露雨泽之,亦泽润好。露雨伊何,九天是冒。

游子游子,瞻彼独柏。悠哉悠哉,亦极悽恻。

悽恻则那,永怀独柏之德。游子游子,瞻彼独柏。

命我子孙,灌我柏之植。命我子孙,勿剪我柏之叶。

(0)

景贤祠

一凤南飞一北翔,海天异代接孤芳。

胸吞云梦波涛阔,文演丝纶日月光。

累帙有谟摅悃赤,一生多口任雌黄。

楚才入晋还名世,不道天涯异品量。

(0)

始兴舟中

章江秋半惨霜风,才过梅关便不同。

浅濑渐乾舟易阁,亢阳转炽气如烘。

湘裙浣石溪边妇,葵翣挥云陌上翁。

怪底扶舆清淑隔,衡阳请看雁回峰。

(0)

仲春日和韵

城上登临切斗牛,江山为尔一迟留。

春风不染衰翁鬓,卮酒难销壮士愁。

结垒燕儿依故主,放舟渔父觅安流。

眼中好恶谁能定,且托馀情赋玉楼。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