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秘阁伴直》
《秘阁伴直》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nzhí
táng / zhèng

suǒshūshēnqiángnánlièwǎncén
réntóng鹿tíngshānlín

qiǎnjǐnghánhuílángdiéxiǎnqīn
xiánkànxuēgòngx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湖心(hú xīn)的意思:湖的中心部分

回廊(huí láng)的意思:指建筑物中围绕庭院或花园的走廊。

吏人(lì rén)的意思:指官吏、官员。

秘阁(mì gé)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的智慧或知识。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野鹿(yě 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野性难驯,不受拘束。

五湖心(wǔ hú xīn)的意思:指心胸开阔,见多识广,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生活图景。"秘阁锁书深"展现了主人公藏书之所,既是对知识的珍视,也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世界的封闭和自我修养。"墙南列晚岑"则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墙外是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小丘。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中的"吏人"通常指的是官员或文士,而这里与"野鹿"相提并论,显示出主人公与自然界的融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庭木似山林"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自然与人造环境交融的意象。

诗中的下片"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写出了隐士的日常生活,水井是生活所需,而"回廊叠藓侵"则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对人造环境的逐渐占领。

最后两句"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中的"薛稷鹤"可能指的是庭院中偶尔飞过的大鸟,而"共起五湖心"则表达了诗人胸怀宽广,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切的感受和内心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病中有述二首·其一

万事有常理,中智皆能知。

祸福如白黑,不待诹蓍龟。

疾患初萌芽,未有旦夕危。

每能自省察,百鬼安能窥。

一怠生百疾,速死乃自诒。

(0)

独行过柳桥而归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草枯狐兔见,鹰隼方纵搏。

老翁卧蓬户,疾痛在腰脚。

忽觉意稍佳,快若解束缚。

呼童扶下堂,西出度略彴。

浮波见凫雁,决起惊乌鹊。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俛啄。

霜馀桑叶积,春近柳枝弱。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岁暮农事休,羡尔群饮乐。

(0)

待旦二首·其二

是身如浮烟,久聚要当散。

吾年七十七,寒暑凡几换。

夏夜亦自佳,何必厌挥汗。

推枕坐南窗,悠然待清旦。

(0)

城南上原陈翁以卖花为业得钱悉供酒资又不能独饮逢人辄强与共醉辛亥九月十二日偶过其门访之败屋一间妻子饥寒而此翁已大醉矣殆隐者也为赋一诗

君不见会稽城南卖花翁,以花为粮如蜜蜂。

朝卖一株紫,暮卖一枝红。

屋破见青天,盎中米常空。

卖花得钱送酒家,取酒尽时还卖花。

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亦不知天子殿前宣白麻,亦不知相公门前筑堤沙。

客来与语不能答,但见醉发覆面垂髿髿。

(0)

迁鸡栅歌

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帻何昂然。

吾孙初生畏晨唱,家人共议欲汝捐。

鸟穷必啄奴岂惮,鸡卖将烹吾所怜。

贵人贱畜虽古训,物理宁不思两全。

旧栖况亦苦沮洳,新栅幸可图完坚。

东园稍去房奥远,挟雌将雏从此迁。

竹箪朝暮有馀粒,瓦缶亦自盛清泉。

喈喈风雨守汝职,腷膊勿恤惊吾眠。

(0)

自规

陆君拙自谋,七十犹粝食。

著书虽如山,身不一钱直。

默自观我生,困弱良得力。

转喉畏或触,唾面敢自拭。

世路方未夷,机阱宁有极。

但能常闭门,尊拳贷鸡肋。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