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四首·其三》
《咏史四首·其三》全文
清 / 柳亚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纳上归朝万事休,降王执梃复何尤。

君臣谊重兼儿女婚媾情深岂寇仇。

谁遣白旄薄伐,转敦丹穴旁求

中原此座真堪惜,大错匆匆六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旄(bái máo)的意思:白色的旗帜,象征权威和统治力。

薄伐(bó fá)的意思:指对弱小的敌人进行进攻或打击。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大错(dà cuò)的意思:指错误的事情或错误的决策。

丹穴(dān xué)的意思:指人体重要穴位,也比喻重要的地方。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归朝(guī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返回朝廷,恢复政务。

婚媾(hūn gòu)的意思:指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婚姻的事情。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六州(liù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六个州,泛指天下、全国。

旁求(páng qiú)的意思:指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不按正常途径、本质去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法,而是采取曲线、绕道或次要的方式。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执梃(zhí tǐng)的意思:执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严厉、态度坚决的样子。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所作的《咏史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以降王归朝为背景,探讨了君臣关系、亲情与战争的关系,以及对历史决策失误的惋惜。

首句“纳上归朝万事休”描绘了投降后一切归于平静的情景,但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情感和责任。“降王执梃复何尤”暗示了对于投降者手持武器的复杂情感,既有自责,也有对外部压力的质疑。

“君臣谊重兼儿女,婚媾情深岂寇仇”强调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婚姻联姻并非天然的敌对关系,暗示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谁遣白旄迟薄伐,转敦丹穴误旁求”批评了决策者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反而在其他方向寻找解决方案的错误,暗指历史上的军事延误或外交失策。

最后两句“中原此座真堪惜,大错匆匆铸六州”直指历史的巨大损失,认为仓促的决策导致了大片领土的丧失,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警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介绍
柳亚子

柳亚子
朝代:清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猜你喜欢

开封旅馆壁间韵

十年忘尽中原路,吊古重来匹马迟。

侠气全销朱亥市,战云不下信陵祠。

飘零自惜身名贱,荣落难窥造化奇。

明日长帆渡河去,更谁和我壁间诗。

(0)

题顾长卿小影

郎君年少称高格,发未胜冠才覆额。

同誇秀骨迈凡儿,已有雄文惊座客。

此日重披旧画图,神情虽是容华殊。

挥毫写照方童稚,转眼相逢成壮夫。

悠悠岁月催人老,人生颜色难长好。

休将青鬓度年华,自致云霄须及早。

(0)

南屿田家·其一

绿水荫柴门,苍山绕茅屋。

老树鸣春鸠,颓垣眠小犊。

鹅鸭自成群,儿童戏相逐。

游从里社归,税藉农桑出。

荣辱非所知,饱煖愿已足。

羲皇世代遐,此地传遗俗。

(0)

齐越石方孩未过访

客来雪鹊乱鸣檐,坐语移时肯自淹。

画学还应推米芾,饮宗只合事陶潜。

病防极热微添火,人快轻酣半捲帘。

元笈一篇谈未了,莹莹心眼朗秋蟾。

(0)

戴罪蒙恩张华东年兄赠诗答和二首·其一

风波尝注目,戆性奈余何。

持议逢时少,抗章忤旨多。

金鸡欣在宥,巢燕喜仍过。

高义戢良友,殷勤白雪歌。

(0)

送周保宁之官

星符西向锦官分,万里秋高栈道云。

竹马解来迎太守,讴歌争喜似吾君。

阳春试属巴人和,暮雨何当楚客闻。

定有新铭摩剑阁,风流为政雅能文。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