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歌冯客鱼,同鄙曹人肉。
便作天随生,杞粮而糗菊。
天随(tiān suí)的意思:指天意随从,事情随自然发展而变化。
这首诗名为《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冯客鱼”与“曹人肉”,表达了对食物来源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1.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围绕着食物的选择与道德考量展开。诗人通过“莫歌冯客鱼,同鄙曹人肉”的诗句,表达了对以非正常手段获取食物行为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2. **比喻手法**:“冯客鱼”与“曹人肉”作为对比,前者可能象征着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食物,后者则可能是指人类自身作为食物来源的一种极端比喻。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引发了读者对于食物来源伦理性的思考。
3.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便作天随生,杞粮而糗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以自然的方式获取食物,过着和谐共生的生活。这里蕴含了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过度索取和破坏自然平衡行为的谴责。
4. **语言风格**:郭之奇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有力,富有哲理,通过精炼的词语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诗中也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综上所述,《食》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郭之奇独特的文学风格,更在内容上探讨了食物伦理、生命价值与自然和谐等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埽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