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霜(ào shuāng)的意思:形容心胸豪迈,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深杯(shēn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喝得很少,形容喝酒不多或者不爱喝酒。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鲜鲜(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新鲜、美味。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黄菊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
首句“十月更十日,黄花开满枝”,点明时间背景,深秋十月,黄菊在枝头绽放,满眼皆是金黄,渲染出一种浓郁的季节氛围。接着,“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黄菊的鲜艳比作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同时又表达了对采摘的犹豫,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则流露出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尊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节,但诗人认为不应轻易采摘,更何况是一月之后,菊花的美丽或许会有所减损。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中,“兹言”指的是韩愈的话,韩愈曾说“不以日月断”,意即不应仅凭时间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诗人引用这句话,强调了对菊花品质的欣赏不应受限于时间,而应深入其本质,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天然傲霜性,宁问早与迟”直接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无论是在早春还是深秋,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以日月断,深杯为花持”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之情,即使无法立即品尝其美,也愿意以深杯盛放,表达对菊花的礼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