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厕中蛆,去作盘上蝇。
《夏虫》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虫 宋 /梅 尧 臣 物 久 必 自 化 ,化 之 犹 骞 腾 。当 自 厕 中 蛆 ,去 作 盘 上 蝇 。飞 声 既 混 鸡 ,歛 迹 何 疑 冰 。寄 言 漆 园 吏 ,已 知 鹍 与 鹏 。
- 注释
- 物:事物。
久必自化:长久了自然会变化。
犹:就像。
骞腾:展翅飞翔。
厕中蛆:厕所里的蛆虫。
盘上蝇:盘中的苍蝇。
飞声:名声。
混:混杂。
敛迹:隐藏行迹。
冰:比喻冷酷无情。
寄言:奉劝。
漆园吏:古代官职,这里指有智慧的人。
鹍与鹏:鹍鸟和鹏鸟,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和低微。
- 翻译
- 事物长久了自然会变化,变化起来就像鸟儿展翅飞翔。
应当看看厕所里的蛆虫,它们也能变为盘中的苍蝇。
它们的名声已经和鸡叫声混在一起,隐藏行迹又怎能怀疑它们像冰一样冷酷无情。
我奉劝漆园的小吏,这道理你已经明白,鹍鸟和鹏鸟的区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夏虫》,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哲理思考。"物久必自化,化之犹骞腾",意思是事物长久发展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同鸟儿展翅飞翔,生动描绘了变化的过程。接下来,诗人以"厕中蛆"变为"盘上蝇"为例,暗示即使卑微之物也能通过环境改变而提升自身地位。
"飞声既混鸡,敛迹何疑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彻底性,声音可以混淆于鸡群,形象地说明变化后的影响力;而"敛迹何疑冰"则形容变化后的谨慎和低调,如同冰块一般不易察觉。最后,诗人以"寄言漆园吏,已知鹍与鹏"作结,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提醒人们要理解并接纳世间万物的变迁,即使是小如夏虫,也有其化身为大鹏的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通过日常小事揭示出生命的演变和超越,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夕次旧吴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
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
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
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
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