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此去重还日,屋后蔷薇几度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与回归之间的情感与自然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昔别庭中竹未栽”,以“竹未栽”暗示诗人离别时庭院的景象,竹子尚未生长,象征着离别的清新与未卜的未来。接着,“归来笋已破苍苔”,诗人归来时,庭院中竹笋破土而出,苍苔被新生命所覆盖,这一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蓬勃。竹笋破土而出,既是自然界的更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复苏。
“安知此去重还日,屋后蔷薇几度开”,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不知道下一次回归的日子何时到来,而屋后的蔷薇花却会年复一年地开放,象征着自然界永恒的循环与生命的不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时间、变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
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
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
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
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
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
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
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
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
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
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
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
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
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宋·刘摰】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367c6a8e8d2ca8458.html
冬日游蔡氏园次孙元忠韵
偶来梁宋游,得子共闲冷。
杖藜古城阴,邂逅尘外境。
恍思阛阓中,喧卑真坎井。
晴霜蔽阴崖,朝晖润阳岭。
田翁醉年丰,晓夕不知醒。
园径迎幽寻,林屋到深静。
冻禽时自惊,古木坐移影。
忆雪指寒荄,占春验枯梗。
求田计良难,旅食饱已幸。
暂得酒中趣,讵须求酩酊。
短景忽催归,何时后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