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芳馨(fāng xīn)的意思:指芳香和温馨。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和衷(hé zhōng)的意思:指众人心意相合,一致同心。
后辈(hòu bèi)的意思:指年纪比自己小的人或新一代的人。
久将(jiǔ jiāng)的意思:长时间以来,早已。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量分(liàng fēn)的意思:量分指衡量分寸,合理评估事物的轻重缓急,不过分或不过轻地对待事物。
洛蜀(luò shǔ)的意思:洛蜀是一个指代古代中国两个重要地区的成语,洛指的是洛阳,蜀指的是蜀地。洛蜀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遥远。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蜀本(shǔ bě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所在或基础。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推后(tuī hòu)的意思:推迟或延后某个时间或行动。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雅量(yǎ liàng)的意思:指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更多的事物和不同的观点。
云变(yún biàn)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发生变化,转瞬即逝。
政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政治事务或政府事务。
- 鉴赏
此诗《慕庐先生还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大受所作。诗中描绘了慕庐先生归朝的情景与他的高尚品德。
首联“交无洛蜀本和衷,雅量分明司马同。”以“洛蜀”比喻不同地域或不同背景的人,而“和衷”则表达了慕庐先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和谐与包容。接着,“雅量”与“司马同”相呼应,暗示慕庐先生的气度与司马相如相媲美,展现出其非凡的胸怀与风范。
颔联“常以文章推后辈,久将政事托群公。”揭示了慕庐先生对年轻一代的提携与对政务的委任。他经常以自己的文章鼓励和指导后辈,同时也将政务的重任托付给群臣,体现了他作为一位领导者的大局观与责任感。
颈联“委蛇晏退裘应敝,狼藉髡留盏莫空。”通过“委蛇晏退”描绘了慕庐先生在政务繁忙之余,依然保持谦逊与从容的态度。同时,“裘应敝”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而“狼藉髡留盏莫空”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尾联“出处古来云变化,芳馨谁播史书中?”总结了慕庐先生一生的起伏与变化,如同云卷云舒,难以预测。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是谁将慕庐先生的美德与事迹记载于史书之中,表达了对慕庐先生高尚品质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慕庐先生归朝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品德、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意与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偕邵元直毛保之游虞山破山寺遂达天龙庵寻桃源洞·其四
下山行别僧,归径屡转右。
钟声忽递风,寻之越冈阜。
依然遘精蓝,行近不知有。
径造竹阁吟,坐听涧声久。
寻源得奇绝,石理若瓜剖。
平落十亩宽,侧撇千丈陡。
想见春水生,百万玉龙走。
瞑色沈镜光,欲揽不在手。
未窥山面全,佳处吞八九。
剑门拂水崖,较此孰前后。
明发更扳陟,斯游庶无负。
退潭舟夜雷雨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