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僧报我泉新白,此老居庵山更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琳 老 欲 入 山 今 少 雨 想 未 成 行 奉 寄 一 绝 宋 /毛 滂 野 僧 报 我 泉 新 白 ,此 老 居 庵 山 更 清 。雨 涩 故 应 须 小 住 ,云 寒 端 未 出 相 迎 。
- 翻译
- 一位野和尚告诉我泉水刚刚变清澈
这位老僧居住的庵堂四周山色更加幽静
- 注释
- 野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人,非庙堂僧侣。
泉新白:泉水变得清澈新鲜。
庵:小型佛教修行处。
山更清:周围的山景更为清净。
涩:不流畅,这里形容雨势微弱。
小住:短暂停留。
云寒:云层寒冷,可能指天气阴冷。
未出相迎:没有出来迎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标题为《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欢迎之情。
首句“野僧报我泉新白”中,“野僧”指隐居在深山里的僧人,而“泉新白”则是指泉水清澈如新雪,通过这样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接着的“此老居庵山更清”中,“此老”可能是指诗中的主角或作者自己,而“庵山”则是隐士或僧人的住所。这里强调的是山中的环境比泉水更加清幽,这不仅描写了自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念。
第三句“雨涩故应须小住”,诗人提到因为天气湿润,适合暂时居留。这一句既是对外界环境的观察,也隐含着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准备。
最后,“云寒端未出相迎”中的“云寒”形容山上的空气清冷,而“端未出相迎”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尚未出门,却已经预备好去迎接友人的热情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和欢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行青山下㝛田家作
江皋夕雾中,初月寒津上。
杂树转萧疏,长风拂清旷。
夙爱青山隅,既瞑犹一望。
势别列殊峰,光沈蔼同嶂。
夜鸟寂还啼,春涧幽逾壮。
人从草径逢,屋与云岩并。
感玆洵有情,欣我久无恙。
场圃共披襟,风露频开酿。
耽乐未渠央,疏慵任遗谤。
水龙吟.《梦观沧海》
片云直载魂飞,置身似在方壶顶。
琉璃世界,高寒极处,阎浮无影。
采药船遥,浮槎人去,沧桑谁省?
况机虚鲛室,竿投龙伯,料仙子,难高枕。
回首抟天桑天黑,弄阴辉、珠宫蝉冷。
鏊峰双皑,鲎帆齐折,呼号谁听?
四顾茫茫,不知归宿,天鸡啼醒。
问何如鸣桨,菰芦竟岁,波平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