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鼎钟(dǐ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庄重。
恩典(ēn diǎ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和恩赐。
冠冕(guā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最高荣耀,比喻地位最高或最完美。
今生(jīn shēng)的意思:指当前这一生,表示此生此世,表示某种情感或命运的注定。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令子(lìng zǐ)的意思:令子指的是令人满意的子女。形容子女有出息,令父母骄傲。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鸠杖(jiū zhàng)的意思:指相互依靠,共同扶持。
上寿(shà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增长,年龄增长。
寿人(shòu rén)的意思:祝福他人长寿
兕觥(sì gōng)的意思:兕觥是指祭祀时所使用的兽觥,比喻庆祝或宴会的场合。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遭逢(zāo féng)的意思:遭遇,遇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封君寿辰的庆祝,充满了浓厚的敬意与祝福。首联“上寿人膺太史封,白头林下庆遭逢”,以“上寿”开篇,点明主题,接着描述封君在林下的白发老人形象,通过“庆遭逢”表达了对这位长寿者的喜悦与尊重。颔联“清时恩典隆冠冕,令子文章重鼎钟”,赞美了封君在清明时代受到的崇高恩典,同时强调其子的文章才华如同珍贵的钟鼎,寓意深远。
颈联“鸠杖晚扶閒处立,兕觥春映醉时容”,描绘了封君晚年的生活情景,手持鸠杖在闲适之处站立,春日里举杯畅饮,醉态可掬,却满是祥和与满足。尾联“仁源不在南阳水,莫问今生菊几丛”,则以南阳水和菊花为喻,暗示仁德之源并非外在物质,而是内心的修养与智慧,最后以“莫问”二字,表达了对封君内在品质的高度赞扬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辰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封君品德、家庭、生活状态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长者智慧的尊敬,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