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负米(fù mǐ)的意思:指背负着米袋,形容人劳累奔波。
黄犊(huáng dú)的意思:指年轻人。
冀缺(jì quē)的意思:希望得到但缺乏的东西。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榆社(yú shè)的意思:指人们相聚、交流的地方或场所。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橙川四咏(其二)潘陇春耕》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陇上曾传负米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出身贫寒,却有着勤劳的传统,负米可能是对古代孝道故事的引用。接下来,“至今知姓不知名”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农人的敬仰,尽管姓名无闻,但事迹却流传乡间。
“乡人但比庞公隐”将他与隐士庞公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淡泊名利和高尚品格。而“使者能忘冀缺耕”则借典故赞美他的勤劳,冀缺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农夫,连使者都忘了他是谁,只记得他辛勤耕耘。
“红槿日边黄犊卧,绿蓑雨里锦鸠鸣”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耕时节的宁静与和谐,红槿花开,黄牛悠闲,雨中蓑衣人声旁锦鸠鸣叫,构成一幅田园诗意的画面。
最后,“有时醉倒枌榆社,隔舍扶归稚子迎”描绘了农人劳作后的惬意,他在丰收的喜悦中偶尔醉酒,孩子们在旁边欢快地迎接他回家,温馨而淳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位默默耕耘、淡泊名利的农夫形象,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