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损真何益,凭将慰老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既然(jì rán)的意思:既然表示既然如此,既然已经这样,就不需要再多说或再做其他事情。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老亲(lǎo qīn)的意思:指亲戚关系的长辈或老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元相(yuá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仪态或举止等与众不同、独特奇特。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千秋亭(qiān qiū tíng)的意思:指能够经久不衰、留名千秋的事物或人物。
- 鉴赏
这首诗《哭亡儿明道(其十一)》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儿的哀思与复杂的情感。诗中以“自损真何益”开篇,暗示了失去孩子的痛苦并非通过自我牺牲就能减轻,而是心灵深处无法填补的空白。接着,“凭将慰老亲”一句,展现了诗人试图用安慰老人来缓解自己的悲痛,但这种安慰似乎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既然非我子,不若未成人。”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已逝去的无奈和遗憾,仿佛孩子从未存在过,既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未曾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这无疑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刻感慨。
“造物元相戏,空花岂是春。”诗人在此处借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生命如同空中的花朵,虽美却易逝,难以把握。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宇宙万物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
最后,“千秋亭下水,呜咽莫沾巾。”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想象着在千秋亭下的流水声中寻求慰藉,但泪水却无法止住。这一场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亡儿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失去孩子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