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佚题》全文
- 鉴赏
此诗以黄州为引,描绘了历史与文学的交汇之处——赤壁。诗人巧妙地将地理、历史与文学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开篇即以动态的视角展现黄州的地理位置,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那片历史的热土。接着,"天生赤壁,只为周郎一战,苏子两游",点明赤壁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周瑜的赤壁之战与苏轼的两次游览,赋予了赤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虽未直接引用具体诗句,却巧妙地借用了赤壁的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展现了赤壁作为历史与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隐喻和暗示的手法,诗人成功地激发了读者对赤壁背后丰富历史与文化的想象,以及对周瑜与苏轼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登山望海。峨峨玄圃,茫茫安在。
颓阳悬车,夜光在天。安得人生,常保少年。
金城之上,十二玉楼。宁有羽翼,以往遨游。
仙人宁封,曾饵飞鱼。我非常伯,空思石蕖。
青鸐不鸣,黄河未清。太平何时,白发巳生。
舜崩苍梧,丘殂东鲁。古来圣贤,皆入黄土。
秋风鸣条,春花盈树。时如驷马,超腾不住。
何不鼓瑟,嗟哉此言。戚戚多悲,强歌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