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翁文尧以美疹暂滞令公大王益得异礼观今日宠待之盛辄成一章》
《翁文尧以美疹暂滞令公大王益得异礼观今日宠待之盛辄成一章》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滋赋諴文侯李盛,终求一袭锦衣难。

如何两度还州里,兼借乡人更剩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一袭(yī xí)的意思:指一件整体的、统一的衣袍。

州里(zhōu lǐ)的意思:指某个地方或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注释
滋:赞美。
赋:赋诗赞颂。
諴:诚挚。
文侯:古代官爵名,这里指李盛。
李盛:人名。
一袭:一件。
锦衣:华丽的衣服。
如何:为什么。
两度:两次。
还州里:回到家乡。
兼:并且。
借:借助。
乡人:乡亲们。
更剩观:更加审视。
翻译
赞美文侯李盛的才华,却难以得到一件华丽的锦衣。
他为何两次返回故乡,还要借乡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通过对李盛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开篇“滋赋諴文侯李盛,终求一袭锦衣难”两句,表现了李盛的才华和他的追求,以及他对于物质享受的渴望,尤其是想要得到那件难以企及的锦衣。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欲望的表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奢侈品的追求以及个人的地位与财富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如何两度还州里,兼借乡人更剩观”两句,则透露出李盛在仕途上的不顺利,他两次返回家乡,且不得不向乡人借贷,以此来维持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显示出当时官场的复杂和个人的生存困境。

整首诗通过李盛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唐代中期士人仕途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黄滔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送王赞子襄

倦能听雨眠窗底,忽起看山到水边。

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

(0)

将宿天心寺以失路遂止野人家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艰。

问途迷野寺,积淖落前山。

势以鸡晨待,聊安虎落间。

浊醪无路觅,破衲与渠关。

(0)

春游

载酒寻春二月天,子规啼破绿杨烟。

日斜醉倚鞦韆柱,石上桃花红欲然。

(0)

游西山·其二

古庙嵯峨占地灵,四山环抱耸螺青。

松坛鹤去云无伴,石洞龙归雨亦腥。

弛担樵歌屯别径,倚蓬渔笛起前汀。

个中真觉凝眸豁,一点心无俗虑萦。

(0)

池亭夜游

踏月清诗骨,露华夜已深。

树摇知鸟宿,波静觉鱼沉。

报国惭无术,思亲空有心。

踌躇谁与语,唧唧乱蛩吟。

(0)

鹧鸪天.庆佥判王状元

玉殿分荣两桂华。灵根移植在长沙。

风姨先绽无双蕊,月姊重开第一花。

金榜烂,玉音加。从今稳步上天霞。

休夸水击三千里,且歌笙歌十万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