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苇雨中老,乱荷霜外凋。
《崔白败荷折苇寒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崔 白 败 荷 折 苇 寒 鹭 宋 /文 同 疏 苇 雨 中 老 ,乱 荷 霜 外 凋 。多 情 惟 白 鸟 ,常 此 伴 萧 条 。
- 注释
- 疏苇:稀疏的芦苇。
雨中:在雨中。
老:显得苍老。
乱荷:凌乱的荷花。
霜外:在寒霜之外。
凋:凋零。
多情:情感丰富。
惟:只有。
白鸟:白色的鸟。
常:常常。
此:这里。
伴:陪伴。
萧条:荒凉、冷清。
- 翻译
- 稀疏的芦苇在雨中显得更加苍老
凌乱的荷花在寒霜之外凋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的湿地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
“疏苇雨中老”一句,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疏散的芦苇在连绵的秋雨中显得有些衰老,这里的“老”字不仅形容了苇草的状态,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事物沧桑的一种感慨。
接下来的“乱荷霜外凋”则描绘出一片混乱中枯萎的荷花。霜冻后的荷叶已经失去了夏日的繁盛,凋零了一地,这景象不仅是自然界的衰败,更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哀伤。
“多情惟白鸟”一句,以“多情”的形容词来描绘那只白鸟,表明这只鸟不仅是景象中的一部分,更承载了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孤独、淡泊或是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常此伴萧条”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境遇的接受与沉醉。那只白鸟常伴随着诗人在这萧瑟凄凉的环境中,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最为荒寂的自然界,也能找到生命的陪伴和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湿地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孤独、沧桑以及生命之美的独到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