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痴钝(chī dùn)的意思:指人愚笨、迟钝,思维不敏捷。
担夫(dān fū)的意思:指担负重任、承担重责的人。
凡骨(fán gǔ)的意思:指凡人之骨,表示普通人的身体或平凡的品质。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寄情(jì qíng)的意思:寄情指的是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或场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弄笔(nòng bǐ)的意思:指随手拿起笔来玩耍,没有用途或目的。
论定(lùn dìng)的意思:根据事实或理由做出判断或决定。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衰慵(shuāi yōng)的意思:形容人懒散、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斯冰(sī b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没有一丝温暖之意。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羲献(xī xiàn)的意思:指人们对于伟大的文化艺术作品或者杰出人才的崇敬和推崇。
小生(xiǎo shēng)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男子。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题为《协平兄以诗赞予隶书次韵答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深刻感悟。
首联“学书老矣尚无成,弄笔窗光偶寄情”,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虽勤于书法练习,但仍未达到理想境界,却依然乐此不疲,在窗前挥毫之际,寄托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深情厚意。
颔联“痴钝岂能凡骨换,衰慵莫悟担夫争”,诗人自嘲自己的愚钝和懒散,无法通过努力改变平凡的身体,也无法理解那些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竞争,暗含了对自己在书法道路上进步缓慢的无奈与反思。
颈联“何轻羲献无馀子,钱诡斯冰至小生”,这里提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以及晚清书法家钱坫、斯弥。诗人感叹当今之世,除了羲献父子外,鲜有能够超越他们的书法大家,表达了对当代书法界人才匮乏的感慨。
尾联“千古是非谁论定,忘机早已薄浮名”,诗人认为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最终由后人评说,而他早已看淡了名声的虚妄,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下滩
江路厌滩流,潺飞雪花白。
我来戒疾行,水中纷乱石。
或俯若蹲鸱,或峭如列戟。
或攒若莲开,或散如叶淅。
波流迷浅深,冲激互漰湱。
历乱愁无因,放舟乘窦隙。
回干捷有神,长年岂用力。
幸无覆溺忧,终然夺人魄。
我本湖海俦,十年踏鲸脊。
纵浪悦凫鸥,扶危仗忠赤。
一尊强自斟,庶慰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