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愁颜(chóu yán)的意思:形容忧愁、焦虑的表情。
纯德(chún dé)的意思:指纯洁无瑕,道德高尚,品德纯正。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衮衣(gǔn yī)的意思:形容衣服华丽、豪华。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龙殿(lóng diàn)的意思:指非常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宇。
明祀(míng sì)的意思:指明察事理,明智能干的人。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仙洞(xiān dòng)的意思:指神仙居住的洞穴,也用来形容幽静干净的住所。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鉴赏
这首明代尹耕的《南巡八首(其五)》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首句“衮衣暮入飞龙殿”以华丽的龙袍形象,展现帝王在傍晚时分进入宫殿的庄重气氛。次句“明祀朝歆纯德山”则暗示了皇帝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对美德的崇尚。
第三句“不为弓刀留汉水”,表达了皇帝的仁慈,意指他不会因战争而滞留,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第四句“岂应松柏惨愁颜”进一步强调,连象征长寿与忠诚的松柏也不应因皇帝的离去而显得凄凉。
第五句“翠华映入飘仙洞”,通过描绘翠色的旌旗映入仙人洞府,渲染出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最后一句“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安慰民众不必过度担忧,皇帝的归来只是时间问题,如同扫除霜露一般,很快就能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南巡的宏大场面,同时传达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
犬吠出深巷,鸡鸣上树木。
月黑四无人,胡尘眯人目。
顷者五诸侯,兵败于函谷。
苏君无相权,赂秦地遂蹙。
遗民念旧主,千家齐夜哭。
男儿重意气,大雠须报复。
专诸善烹鱼,要离能击筑。
嬴政非王僚,成败恐难卜。
子房游下邳,白龙改鱼服。
桥边受异书,人前不敢读。
于留遇真龙,运筹得秦鹿。
英雄灭虎狼,万姓受其福。
当其未遇时,亡命亦雌伏。
古来非常人,厄穷天使独。
客中述怀二首·其二
城东有老僧,怜我厌兵革。
投诗说六如,劝作空门客。
我感老僧心,未忍弃巾帻。
往往访兰若,谈禅忘日夕。
路熟不厌行,事惯遂成癖。
啖饭饱伊蒲,听经伴顽石。
渐觉俗念灰,何但乡愁释!
会心在不遥,木樨香处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