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垂名(chuí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卓著,声誉显赫。
达意(fá yì)的意思:传达意思或表达观点
道程(dào chéng)的意思:指行程、路程。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皇情(huáng qíng)的意思:指君主对国家的深情厚意,爱民如子的情怀。
见行(jiàn xíng)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推测出事物的本质或未来的发展趋势。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伤嗟(shāng jiē)的意思:形容伤心悲叹的样子。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 注释
- 静者:指安静、有德行的人。
膺:承受,获得。
忽:突然。
梦楹:梦见墓前的楹联,象征死亡或怀念。
伤嗟:叹息,感慨。
行路:行人,比喻世人。
优典:深沉的哀怜,皇情:皇帝的情感。
徒泣:空自哭泣,无济于事。
巴山:地名,蜀道的一部分。
蜀道:著名的险峻山路,代指艰难困苦。
仁达:仁爱通达,有仁义之心。
垂名:流传后世,留下名声。
- 翻译
- 安静的人应得长寿,为何突然梦见墓前的楹联。
感叹路上行人的遭遇,体会到皇帝的哀怜之情。
徒然在巴山路上哭泣,最终对蜀道的艰难感到悲伤。
兄弟们仁爱通达,他们的美德将永远流传千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巩的《挽苏黄门子由(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和不舍之意。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这两句通过对比静谧生活与突如其来的死亡,抒发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膺"在这里指的是安享天年,而"梦楹"则是死去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故人的怀念之情。"伤嗟"表达了哀痛的情绪,而"优典识皇情"则是在赞美亡友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感伤之情。这里的"巴山路"和"蜀道程"都是古代难行的道路,常被用来形容人生旅途的艰辛与长久。
最后两句"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表现了诗人对于亡友兄弟情谊的赞美,以及这种情谊将会流传千古,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不忘旧交的高尚品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生命易逝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品德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中两烈妇
竹贞镇云中,纵游兵掠乡鄙。
张思孝妻华氏,偕子妇刘,骂贼死之。
作《云中两烈妇》。
云中两烈妇,风节何雄哉。
妇姑誓同死,军马倏已来。
姑言我死命之遭,尔方年少不得逃。
欲自经不得索,欲自刎不得刀。
少妇潜致词,不用刀与索。
儿当激贼怒,妇姑头共斫。
姑如湛卢剑,骂贼猎猎生刚风。
妇如黄间弩,蹶张放弦气愈雄。
厉声奋激膺贼锋,万古双烈夸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