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童谣》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宏伟,通过“荆山”、“浮山”、“潼沱”和“钜野泽”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首先,“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以“上格”与“下格”来比喻荆山与浮山的高低位置,赋予山脉以层次感,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山峦画卷。荆山作为“上格”,暗示其雄伟壮观;而浮山作为“下格”,则可能象征着其相对低矮或更为平缓的地形特点,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北方山川的立体景象。
接着,“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这里描述了潼沱河作为一条激流,不仅切割出深邃的峡谷,还灌溉了广阔的钜野泽。潼沱河的“激”字生动地描绘了河水湍急、波涛汹涌的动态美,而“并灌”则强调了河水对土地的滋养作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生。钜野泽作为被灌溉的区域,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也预示着这片土地的肥沃与生机勃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北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