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人(bù rén)的意思:指不像人的行为或态度,形容举止粗野、不文明。
宸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帝王的衣襟,比喻帝王的心襟或者高官显贵的心胸。
登遐(dēng xiá)的意思:指登上高处,远眺远方。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特赐(tè cì)的意思:特殊的赐予或特别授予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王犹(wáng yóu)的意思:指王者的心意仍然犹豫不决,不能下定决心。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遇合(yù hé)的意思:遇到并相遇。
- 翻译
- 昔日有幸面圣,感动了龙袍之心。
难道不想人们奋发有为,只是天意难以揣测深厚。
即使是帝王也有相遇和离散,命运在南北之间起伏沉浮。
未来还有登基之日,军队将士特别赐予金银以示恩宠。
- 注释
- 昔年:过去。
叨:有幸。
上殿:面圣(朝见皇帝)。
宸襟:皇帝的心意。
岂不:难道不。
人思奋:人们想要奋发。
其如:然而。
天意深:天意难以揣测。
帝王:皇帝。
犹:仍然。
遇合:相遇或离散。
南北:指地域差异,这里可能暗示朝廷与地方势力。
升沈:升迁或沉沦。
尚有:还会有。
登遐日:登基或去世之时。
诸军:各路军队。
特赐金:特别赏赐金银。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从这短短的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这里“昔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叨上殿”表明诗人曾经有机会进入皇宫内庭,与帝王亲近。"叹息"二字透露出一种无限感慨,而"动宸襟"则形象地描绘出心中的波澜和对往事的怀念。
接着,“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中,“岂不”表达疑问,意味着难以解答的问题。"人思奋"指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而“其如天意深”则是对命运和天道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人间的智慧,也无法完全揭开天意的奥秘。
下一句,“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沈”,"帝王"指的是皇帝,而“犹遇合”则表达了对于过去历史时刻的回忆,那些可能是与君主交往的美好瞬间。"南北限升沈"则暗示了一种境况的变迁,可能是指朝代更替或者国家疆域的扩张和收缩。
最后,“尚有登遐日,诸军特赐金”,这里“尚有”表达了对未来某些美好时刻的期待。“登遐日”则是指那些值得纪念或庆祝的日子。"诸军特赐金"可能是在讲述皇帝对有功将士的赏赐,反映出一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触及了人与天命、历史变迁以及君臣之间关系等深层主题。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台月
修行便要寻捷径。心中长是清净。
搜摧妙理,认取元初瞻听。
四象内、只用澄鲜,湛湛源流端正。探深奥,观遥迥。
戴三曜,依三圣。功并。仍兼行满,俱凭悟省。
玉润金锐光莹。吐彩艳、重重永定。
灵明现圆相,一团红映。
何虚空、冥香腾辉,在物外、悠悠能整。从来性。
本来命。归云路,出山顶。堪庆。蓬莱岛,遣青谨请。